昨日在青山代表团小组会上,市人大代表朱小友积极发言。记者刘斌 摄
昨日在政协小组讨论现场,第八组(九三学社)市政协委员李枫(左)、胡晓华(右)正在讨论记者许魏巍 摄
本报讯(记者李婷 张晟 通讯员刘晶)针对市民关心的“排涝水”问题,昨日,市人大代表、市水务局局长(市防汛抗旱办主任)、党组书记左绍斌在江岸代表团会议中发言称,我市正在加快推进排涝能力建设,今年汛期前全市抽排能力可再增加490立方米/秒,较“十二五”期间整体排水能力翻一倍。至2018年,全市整体抽排能力将较目前增一倍。
他介绍,我市排水模式单一,每年汛期,长江和汉江水位高于武汉城区地面,雨水不能通过管网收集、处理后排江,而是每一滴水都要通过泵站抽排出江。抽排压力巨大,排水能力极度不足。以去年汛期为例,7月1日至6日仅一周时间,南湖地区40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降雨量2.5亿立方米。而该片区仅有一个抽排泵站,排水能力150立方米/秒,每天只能排1000立方米左右,排水能力不足。
为解决排涝问题,全市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一批排水设施项目,提升抽排能力。今年汛期前,我市将有12个骨干排水项目投入使用,新增排涝能力达到490立方米/秒,相比目前980立方米/秒的排涝能力提升五成。
此外,为达到“水更畅”的目标,还将新改扩建、整治一批干管、干渠,让管渠更加畅通。至2018年,全市整体抽排能力将较目前增一倍。
据悉,目前市水务局已起草包括“排涝水”在内的“四水共治”具体实施方案,预计近期将正式出台。
12个骨干排水项目今年汛期前投入使用
建言
建白沙洲南湖两个应急中心
“在梅雨时节,特大暴雨会造成城市道路短时内涝,但不应是长时间积水。”昨日,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大会上,市政协委员、武昌区政协副主席付文芳表示,应继续提升城市的管网输送能力、泵站抽排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让渍水排得出、涝水应得急。
付文芳透露,目前武昌区正在积极争取“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城区,通过提升管网输送能力,加强社区、道路排水设施项目规划与建设,完善跨区域排水的配套收集系统,提升雨水收集、输送能力;提升泵站抽排能力,加快筷子湖泵站、晒湖泵站等建设改造,扩大抽排流量,确保雨水及时外排;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设备储备和统筹调度,建立白沙洲、南湖两个应急中心,做到小雨不积水、暴雨可控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辖区骨干排水系统基本建成,现有22处易渍点及新增渍水点全部消除。(记者鞠頔)
至少应改扩建20座泵站
市政协委员、湖北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桃红认为,根治城市内涝,还必须从城市基础抓起。要加强排水设施维护和保护,全面完成排水管沟清疏,增设多功能排水系统,建设多功能城市排水系统。比如把公园等公共绿地设计得比其他区域低一些,地面铺设尽量采用透水材料,结合景观设计在地势低洼的公共区域修建大型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以改善雨水水质、滞留蓄积暴雨,缓解城市排水管网压力,变内涝威胁为资源优势。
在防洪排涝中,水泵排水的快慢实际上是泵送流量多少的问题。而水泵的功率与流量、扬程及效率相关,当泵的水力效率较高时,意味着相同扬程下可以排出更大的流量。周桃红认为,武汉要加强雨水泵站建设,至少改扩建20座,使所有的泵站都能发挥作用,这样可缩短输送水流的时间。(记者汪文汉)
将白沙洲水厂取水口迁至长江主航道
昨日,市人大代表、武汉三和茂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堂孝表示,彻底解决水系供水与排水间的矛盾,从而提高水系调度能力,是系统排涝的重要举措。
他举例说,汤逊湖水系的汤逊湖、南湖、野芷湖、青菱湖、黄家湖等,除了消纳降雨产生的汇水外,周边部分生产、生活污水也汇流入湖泊港渠中,造成汛期前汤逊湖水系内的各湖泊无法降至正常水位。一旦遭遇特大降雨,必然造成湖泊、港渠水位高涨,形成渍涝灾害。因此,要加快推进南湖综合整治工程,提高湖泊调蓄库容,全面改善湖泊调蓄能力。同时,在汛期来临后加强水系调度,尽早开启汤逊湖泵站进行预排,降低内湖水位,预留足够的调蓄库容。
他还建议,实施白沙洲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将水厂取水口深入到长江主航道,避免陈家山闸排水对取水口水质的影响,彻底解决汤逊湖水系供排矛盾。(记者黄征 通讯员张圆)
传感设备置入地下管网提前进行预警
市政协委员、华人集团董事局主席邝远平认为,推动武汉“城市物联网”建设,将传感设备置入到城市的基础设施中。比如将传感设备置入地下管网,采集水文、城市内涝风险等数据,有利于实现城市的智能管理,提前进行灾害预防,也为城市大数据应用提供基础,提升民生服务水平。
邝远平建议,构建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和系统接口,打破“信息孤岛”,打通城市各区域之间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实现各领域的物联网数据共享和服务协同,发挥“治水”大数据和城市物联网的协同化管理效能,建立“大数据”智慧治水平台。
邝远平表示,在信息与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武汉还应积极将PPP模式导入到城市治水中,解决专业技术能力缺乏、管理手段陈旧及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撬动社会资本帮政府解决问题,探索出一条“城市治水”新路子,从而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
目前,武汉光谷北斗公司已有相关技术,可以跟踪所有地下管网是否堵塞、流量是否超负荷,为城市内涝提供有效预警。
(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王碧涛)
加快六湖连通让水“动起来”
“城市容易发生内涝,跟老天爷下多少雨有关系,但不是绝对关系。解决城市渍水,应从城市设计和建设上下功夫,让水‘动起来’。”市政协委员崔铁万针对城市排涝水,提出自己的建议。
“武汉是百湖之市,湖泊是最好的天然蓄水池。”他说,解决蓄水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保留湖泊的面积和深度,不要削弱它们的蓄水能力,这需要通过相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以汉阳区为例,该区有6大湖泊,而相应提出六湖连通工程,就是在保留湖泊自身蓄水能力的同时,增加水的流动性。“6个湖相互连通,如同将6个独立的水池整合成一个巨大的水池,而且这个水池连通长江,汉阳从此有了一个怎么装也装不满的蓄水池。”
他建议加快推进六湖连通工程,同时规划建设更高效的提升泵站。在汛期来临时,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相对精确地预报汛期,提前降低湖泊水位,增加蓄水量。(记者蔡爽)
(作者: 编辑: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