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谢育
联系和服务妇女,是妇联工作的生命线。
5年来,省妇联始终保持和增强妇联工作和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妇女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妇女。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中,促进妇女权益更有保障、人生更加出彩、生活更加幸福。
用爱心温暖受伤的心灵
“离了婚,他还不放过我和孩子,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今年8月27日,宜都市潘家湾乡妇联来了一名面带泪痕的妇女,乡妇联副主席朱美雪接待了她。
这名妇女熊某今年22岁,她与前夫陈某离婚,独自带着女儿生活。离异后,陈某仍不时上门殴打、辱骂熊某及其家人,频发短信、微信辱骂熊某,还在网上发布诋毁信息。8月25日,陈某私自将女儿带走,还在网上发布要将女儿送养的信息。了解情况后,乡妇联联系了熊某所在村委会、村妇联和乡派出所,在对陈某进行教育后,陈某归还女儿,并承诺不再干扰熊某生活。
10月17日,鄂州民政局离婚登记处,一对带着小宝宝的夫妻,引起家调委调解员朱志红的注意。
原来,这对小夫妻结婚三年了,丈夫此前在手机上赌博,借了高利贷,输了几十万元,无力还债。妻子憋了一肚子的怨气,吵着闹着要离婚。
朱志红认真倾听双方的诉说,了解到夫妻感情其实并没有破裂,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债务危机。经过调解,双方不再提离婚,表示会好好经营家庭。
5年来,省妇联与有关部门联合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机构,“家调委”实现县级以上全覆盖并逐步向乡镇、村延伸。妇联还组织开展“建设法治湖北·巾帼在行动”系列法治宣教活动1万余场,增强了妇女依法理性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为困难女性撑起一片天
“我家四口人,父母、妹妹和我,父亲无一技之长,四处打零工,母亲患有血吸虫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在家里休养,妹妹在读小学,家境十分贫困,即使生活艰辛,但我依然积极向上,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最终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
2017年8月,来自黄石阳新的19岁姑娘小陈(化名),高分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由于家庭困难,她申请到省妇联“金凤工程”的资助,圆了大学梦。“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村妇女免费参加‘两癌’筛查,感谢妇联娘家人。”2018年11月,罗田县凤山镇三里桥村村民徐海燕拿到“两癌”筛查报告后,不停地感谢县妇联的工作人员。
2015年,黄冈率先在黄梅县和英山县施行“两癌”查-救-治工作机制,从新农合结余资金中列支专项经费,为“两癌”筛查妇女购买女性安康保险。2018年,蕲春县、麻城市、红安县将“两癌”救助列入精准扶贫工作。
5年来,省妇联通过外引内联,持续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彩虹行动、恒爱行动、点亮心愿等项目,让近百万名留守流动、孤残贫困儿童受益。累计为1013万名农村妇女进行“两癌”免费筛查。“金凤工程”为全省10822名贫困女大学生提供生活资助。
专业服务妇女儿童
“拍拍手、拍拍肩、嘟嘟嘴,双手抱肩……”
11月20日下午,在恩施市芭蕉乡朱砂溪小学,80多名孩子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做着游戏。这是一堂儿童安全教育公益课,是毕兹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呵护童年·健康成长”公益项目内容,该项目也是省妇联“公益木兰”的支持项目。“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养成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我觉得很有意义。”服务中心主任戴绍雄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公益木兰”是我省妇女工作供给侧改革的亮点之一,从2013年至今,通过创建妇女儿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妇女儿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启动实施“公益木兰”项目1285个,精准服务妇女儿童。
5年前,省妇联打造了首届湖北省妇女儿童服务业博览会。如今,已举办五届的“妇博会”,成为凝聚湖北妇女儿童服务资源的对接平台、满足全省广大妇女儿童需求的体验平台和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的推动平台。
在荆门市浏河社区,50岁的张士梅是个大忙人。
两年前,从单位下岗的她,参加了社区妇联组织的免费创业就业培训班,学习烹饪技艺。
如今,她的“巧手阿妈”馒头和包子,每天都供不应求。
5年来,全省创建各类巾帼示范基地及巾帼创业孵化园1000多个,累计为166.3万名妇女提供双创培训,帮助创业女性获得小额担保贷款50多亿元。
(作者: 编辑: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