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最美奋斗者

裘法祖

发布时间:2019-08-30 16:25:56来源:新华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名誉院长 裘法祖

  事迹简介

  裘法祖,男,汉族,中共党员,1914年12月出生,2008年6月去世,浙江杭州人,国际知名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普通外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我国器官移植外科创始人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教授。1994年,时任国务委员宋健、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联名致电称赞他“在腹部外科和普通外科的成就, 推动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严谨的科学作风, 无私的奉献精神, 是科技界、医学界的楷模”。他的同辈人称他是“中国医界公认的一把宝刀”,他创造的外科手术方式被誉为“裘氏术式”;他的学生尊他为“中国外科之父”;他的病人说他是“神医”,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裘法祖妙手回春的传奇故事。

  事迹材料

  裘法祖18岁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1939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5年,裘法祖获得德国“外科专科医师”资格证书。不久,裘法祖受聘担任巴特托尔茨市立医院外科主任,这在当时的德国是绝无仅有的。裘法祖从未忘记“学医报国”的抱负,1946年10月他回到了母校──同济大学医学院。回国不到一年,就接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现同济医院)外科主任,立即开展了局麻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结肠后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木塞痔环形切除术,全球第一例脑血吸虫病开颅治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决定附属于同济大学的医学院迁往武汉单独建校,裘法祖再次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从上海来到中原重镇武汉,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中去。1948年,裘法祖担任了同济大外科主任,他不仅奠定了现代医学里的专科概念,而且在国内率先将外科分为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脑外即神经外科等。经过多年的培育,同济医院各个专科如朵朵鲜花竟相开放、争奇斗艳。20世纪50-60年代初,医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器官移植在美国崭露头角,裘法祖和他的学生夏穗生、吴在德闻风而动。1965年9月他们创建了腹部外科研究室──器官移植研究所的雏型。尽管设施简陋并且受到十年动乱的冲击,但到1976年,他们已施行狗的异体原位肝移植130次,异体肾移植20余次,并建立起我国自己的肝移植模型。这一成果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器官移植的轰动效应。在他的主持下,1977年12月,他和夏穗生在武汉成功地做了我国第二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病人存活264天,死于癌肿复发。 这项成果获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并在20多年内保持了病人存活时间最长的全国记录。1979年,裘法祖担任所长的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经卫生部批准成立,随即建立起全国首家器官移植病房。至今,这个研究所仍保持着脾移植的世界记录,腹部多器官移植病人存活时间最长亚洲纪录,其移植项目、累计例数、长期存活3项综合指标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裘法祖是把科学探险精神和求实作风结合得最为完善的大师之一,在生命科学领域里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创造了至今被人们所推崇的“裘氏刀法”。 几十年他不断探索和改进手术方法,由他创新的手术方式达20余种。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方面的不懈探索是裘法祖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创新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例子。传统的脾肾静脉吻合术,由于大出血和手术时间长,成功率低于50%。裘法祖经过反复摸索,采用肠钳夹胰尾的方法,使脾静脉处于无血状态,大大降低了分离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到2至3小时,将成功率提高到80%以上。1970年,他又首创“胃底横断术”,这个成就被视为“分流型手术向断流型手术”转变的开端。然而,它并不是完善的。由于阻断反常血流不够完全,再出血率较高,手术创伤面大,仍有较高的死亡率。3年后,裘法祖在此基础上提出“切断高位食管支”的大胆设想,进而创造了别具风格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它使断流型手术更趋完善,达到了手术出血少、死亡率低的疗效;也改变了分流形手术效果不理想的状况。这一术式,成为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和肝炎后肝硬化的一种有效、定型的常规手术。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著书立说,建树超凡。早在1948年,裘法祖和他的同事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他有240余篇论文刊登在中外学术刊物上。裘法祖先后主编过《一般外科手术学》,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学基础分卷》和《普通外科学分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外科学》。与吴阶平教授共同主编的《黄家驷外科学》是我国医学经典著作,被新闻出版署先后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他主编的《外科学》先后获国家教委以及卫生部优秀教材奖。他是我国许多权威性学术杂志的主办人:《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和顾问;《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总编辑;《腹部外科》杂志总编辑,《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英、德文版)主编,《德国医学》杂志主编。1964年,裘法祖受国务院、卫生部的委派,担任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协作组的外科负责人。他率领医疗队直奔疫情最重、条件最艰苦的偏远农村。从1964年到1974年的10年间,裘法祖四次下乡巡回医疗,诊治的病人成千上万,至今在许多乡村还流传着裘法祖治病救人的传奇般故事。在裘法祖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凡他参加的手术,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术前必须亲自检查病人,术后的几个晚上要亲自察看病人。裘法祖从医从教近70载,为我国医学、教育、国际科技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2008年,为外科事业探索和奋斗了近70个春秋的裘法祖走了。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他不会离开同济,不会离开中国医界,他留下的“裘式风范”将永远驻留人间。

 

(作者:  编辑: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