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坝锁定一潭清水
图为:湖边建起游客接待中心
图为:山清水秀白鹭起舞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运涛 陈春保 通讯员余立鹏 管浩 本版摄影:记者杨平
仙人湖位于蕲春县东经115°47′9.32″北纬30°31′23.60″
仙人湖库容量2.6亿立方米
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大坝木板核心墙水利设施
一条大坝演绎的建筑传奇
站在大同镇郊侍郎山山顶俯视仙人湖,湖区里岛屿星罗棋布,蓝天碧水一色。
一条456米长、37.5米高的坝体如同一条长龙横卧在侍郎庙河谷之上,锁住了一湖清水。
“这个大坝现在是独一无二的。”大同水库从事工程管理20多年的工程师张志鹏说。
独在何处?“坝体是‘木板核心墙’,世界上仅有两座,但另一座水库已经废弃了。”
1958年,大同水库开建,大坝坝址选在侍郎山下20米宽的河床上。“借助这里地形地势截断鸳鸯河,汇集白洋狗河、仙人台河和马冲河,为下游提供灌溉用水。”
地方志记载,蕲春有4.8万人参与了水库建设。
“当年库区所有的山头上,都驻扎着来自各地的民工,人挑肩抗,各种能用的工具、车辆都用上了,每一个工地都是红旗招展,场面十分壮观!”70多岁的老人操福鼎回忆说。
大同水库大坝设计洪水水位33.93米,防洪标准100年一遇,主坝坝体采取“木板黏土心墙砂壳”技术。
张志鹏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后兴建了大量水库,其中很多是“黏土心墙砂壳坝”。修建大同水库主坝时,周边方圆十公里内的黏土几乎被取用一空,但量还不够。于是,技术人员考虑就地取材,利用周边山林内的枫树、樟树、杨树、松树等。
操福鼎介绍,当时木工把木材采伐之后,统一锯成5寸宽的木板,然后再用柏油、沥青进行蒸煮,再按尺寸从坝体底部一块一块拼装成型,木板两边再采用黏土浇筑,最终形成一道自下而上的木板核心墙面,等于是在大坝坝体与堤坝地基之间加上了一道“防渗锁”。
大同水库正常蓄水位122米,设计洪水位124.92米。当年看似土法上马的筑坝技术到底质量如何?
延续40多年的水文资料记载:大坝建成后,经历了9次大洪水考验,累计泄洪18次,最大泄洪量150立方米/秒。1991年,水库最高洪水位曾达到123.19米,其中在121米水位历时7天。
2003年,历时48个月的大同水库大坝整修工程启动。工程累计投入4800万元,主坝在原有木板黏土核心墙迎水面上,又从上至下浇筑了一道60厘米宽的塑性砼心墙,为大坝安全再加一道“锁”。
大同镇南冲村村委副书记操保家当时在现场亲眼看到了隐藏在坝体里的“木板墙”,“很神奇,45年过去了,木头还跟新的一样。”
一湖清水润八百里青山
仙人湖水好!
“水清,可以看到3米深。”湖区联防队队长余华雄自豪地说:“明年,水质可以恢复到2000年以前水平,能直接喝。”
“过去在这里钓鱼,用4米多的杆子就可以。现在不行了,要用到6米多的杆子。湖里的水太清了。”钓友感叹。
仙人湖水质变化有一个分界线:2000年。
2000年,仙人湖兴起投肥养鱼热。一吨吨的肥料下去,鱼产量蹭蹭地增长,但湖水也一天天地变臭。
“那时候,湖水总是散发出阵阵恶臭,村民们简直受不了。”79岁的吴建明在湖边住了一辈子,彼时臭烘烘的仙人湖让老人记忆犹新。
2010年,蕲春出台铁规,禁止仙人湖投肥养鱼。若有违法者,发现一次罚款10万元,水库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仙人湖水库管理局成立联防队,20名队员24小时在湖边巡逻严控。
湖区养殖模式应声而变。
“过去投放的是鱼苗,现在投放的都是成鱼,每尾1公斤多,寄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出售了,完全是人放天养。”余华雄说。
水库鱼的产量在下降。
过去,仙人湖每年产鱼300多万公斤,禁止投肥养鱼后,年产量下降至150多万公斤,仙人湖水库管理局下属渔场每年收入减少数百万元。
联防队、渔场同属一个单位,监管时会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发现一次罚10万,局长下课,谁敢?”余华雄反问。
另一张监管的大网是湖区村民。余华雄说,村民们保护湖水的意识十分强烈,无数双眼睛盯着养鱼者,没人敢冒险投肥养鱼。
2011年,临湖的王街村村民发现一辆满载肥料的卡车进村后,立即打电话给镇政府和县环保局举报,及时制止了一次投肥养鱼的行为。
5年时间,湖水变清,仙人湖的清水鱼也身价倍增。如今,仙人湖的花鲢鱼成为杭州水产市场上的抢手货。
一条绿色致富路昭示湖区未来
车行仙人湖,绿树青竹中,弯曲的环湖路很是狭窄。
“环湖路正在分段拓宽改造,路宽将由3米增加到7米。”大同镇党委书记孙胜华说:“不加宽,两辆小车错车都难,旅游大巴根本开不进来。”
今年,大同镇多方筹资,整合资金,投入1亿多元修环湖路。大同水库的大坝脚下,一个投资700万元的游客接待中心也正在火热推进。
“昔日养在深闺的仙人湖,如今已逐步成为小有名气的旅游胜地。”孙胜华说,10月,仙人湖举办全国湖库休闲钓鱼大赛,吸引了全国20支代表队近百名选手参加。上周,在仙人湖举行的全县相亲节,更是赚足了眼球。
硬件的改善和品牌的营销,引来社会资金掘金仙人湖。投资3000万元的大鑫湾生态度假村等一批项目落户,仙人湖周边聚集68家农家乐,占全县总数的1/4,年收入过10万元的就有6家。
然而,在孙胜华眼中,方兴未艾的旅游开发却暗藏隐忧。
“我不想把旅游炒得过热,过度的商业开发会毁掉仙人湖的绿水青山。”孙胜华说,“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守住一方绿水青山,孙胜华想了不少点子。
湖区旅游初兴,水库周边居民纷纷邻水建房,头脑最灵活的南冲村人,更是费大力气平整山洼,准备大干一场。
“一旦湖边私房林立,湖景就会被破坏殆尽。”孙胜华及时冻结新建私房,有些打下了墙脚的私房被中止。
建房是村民的“刚需”,大同镇决定集中新设居住点,所有新房统一规划。近两年,镇里已新设3个居住点,50多户居民搬进新房。
大同是蕲春森林大镇,每年林木砍伐指标3000立方,大同林业站是全县最抢手的站,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2012年起,大同镇基本不动林木砍伐指标,年砍伐林木由1200立方下降至今年的800立方米。
碳化硅厂和石粉厂是库区唯一的工业企业,曾是镇上财政支柱。碳化硅厂已在2年前关闭,石粉厂也将在年底退出。
沿湖发展了4000亩茶叶基地,仅此一项,村民们就年增收200元。“农民采茶还能赚不少钱咧。”孙胜华说,春茶上市前,农民一人采茶一天收入80元,有的人一年的人工钱就能弄个3万多元。
茶叶之外,村民们还种上雷竹,不仅致富,还能成为风景。因为是反季节菜,一斤笋子就能卖七八元。眼下,库区雷竹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未来将达到万亩。
“守住了青山绿水才能真正拥有‘金饭碗’。”孙胜华说,“仙人湖卖的是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是人们可以托付后半生的人间仙境。”
历史钩沉
仙人湖由来
仙人湖前身是蕲春大同水库,因水库中有道教文化胜地“仙人台”而得名。
仙人台主峰1176米,居鄂东三大名山之首。早在汉代就有方士在此隐修;晋永熙年间(公元472年),有道人于此建立白云观——“仙人庐白云观”。至唐时,此地殿宇林立,道侣云集,为鄂东道教活动中心。后唐五代时,有道人刘五、刘六兄弟二人在此修行羽化,后更名为仙人台。
据载,乾隆第四次微服私访曾到仙人台朝觐,御赐“文钦武仰”、“恩佑四民”及“三教祖师”匾额,颁旨重修“真武石殿”(全石结构),与“武当金顶”、“木兰金顶”并称为中国道观建筑三大奇迹。
(作者:ADMIN)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