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张德华
荆楚网北京消息(记者孙永军、周三春)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以土地流转促农村养老。3月5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彭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华接受荆楚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可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彭墩经验”让当地农民越来越幸福。
“上午听了李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心潮澎湃。报告内容非常务实,其中多次提出如何加快改革,包括农村经济改革、教育改革,为民营企业家走进农村指明了方向。”张德华表示,将更大胆地投入农村、帮助农村,在农村加快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张德华的关注重点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养老问题,而由他担任村支书的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通过推出新型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找到了一条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捷径。
“把80%的土地交给20%的人种植,搞现代农业;用20%的土地解决80%村民的创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德华告诉记者,这种“8020”模式让村民在20%的土地里找到生存的平台,剩余80%的土地可以用来参股、流转,进而带来养老问题的解决。
“农村养老经费非常薄弱,但通过土地分配,每位老人平均有8.4亩责任田,子女在外打工的,责任田可以交给土地承贷合作社,由土地承贷合作社挂牌,进行流转,把流转经费作为老人的基本生活费。”张德华介绍,对无儿无女、常年多病的特殊老人,还将由村集体纳入社区养老,其经费由民政、残联和村委会解决,保证老有所养。
张德华说,彭墩的养老场所不叫福利院,也不叫养老院,叫农村社区。“以村委会为核心,整合资源,把村委会的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娱乐室、卫生所融为一体,把农村现有的老人聚集到一起,实现就地养老、自家养老。”张德华认为,这种方式,一方面不大建,另一方面,村民之间本来就互敬互爱、互帮互助,村委会也有专人组织老人、帮助老人,解决其养老问题,实现了即不给社会增加负担,也不给子女增加负担。
2007年底,彭墩村率先探索把农村土地流转形成股份制。6年来,彭墩村的面貌和彭墩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里从2006年以前没有一条水泥路,到2013年修通水泥路52.8公里;村民从2006年人均年收入不足4700元,到2013年突破22000元,170多户农民有了小车,179家农户有了股份……
“全社会对农村养老问题都非常关注。如今,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大量老年人留守,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果通过土地流转,让老人就地养老,子女就地创业,代代相传,农民会越来越幸福,中国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张德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