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回眸“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楚楚的十三五]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让城市不再“看海”
发布时间:2015-11-13 06:01:46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尹艳普 漫画:楚天尚漫 李斌

  城市为什么会“看海”?

  城市发展迅速,铺设管道跟不上修路建房,外加不少历史欠账。

  啥时候能彻底告别“看海”呢?

  内涝治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给我们5年时间,相信能让你满意。

  怎么个治理法呢?

  用粗管道替换细管道,深挖地下修建蓄水池,把城市变成“海绵宝宝”。“海绵城市”到底好在哪?

  下雨时能使劲吸水,天晴了能顺畅排水,让城市“肠道”更健康。

  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摘自十三五规划《建议》

  “今年7月23日那天暴雨,我在下班路上堵了3个多小时。”说起对武汉近几年城市内涝的记忆,楚楚仍历历在目。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地下设施建设速度明显滞后。加上极端天气发生几率增加,“雨季一来,城市看海”成为不少城市的通病。住建部对全国351座城市调研发现,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街上游泳”、“路边捉鱼”、“汽车变船”、“地库泡水”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不仅妨碍居民正常生活,城市形象也大受影响。楚楚期望,十三五期间,这些窘境能得到改变。

  “我住的小区比较老旧,容易渍水。”楚楚说,一下大雨,小区路面就成了“河道”,回家要趟水,感觉不像在大城市生活。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到,将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9日,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向久华告诉楚楚,未来5年,武汉一方面要把欠账还掉,改造老旧排水设施,高标准建设新设施;同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综合治理,把“看海”变成过去时。

  楚楚有些疑惑,造成“城市看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向久华解释说,近些年内涝时有发生,源于过去几十年来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后。“排水设施不能只顾当下,而要着眼未来。形象地说,过去铺设30厘米口径的排水管,能管住一年一遇的降水,现在标准提高到十年一遇,新铺设的排水管就要加粗。”他说,2013年起,武汉市提高了现有排水设施建设标准,泵站抽水能力、管网排水效率都有改善,相信十三五成效更明显。

  “我去过青山江滩,听说是国内首个具备防洪功能的生态‘海绵’江滩。”楚楚还想知道,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如何助力内涝防治。

  向久华说,城市建设导致路面硬化,降水无法渗入地下,都等着从管网排出,这也是导致“看海”的一个原因。“海绵城市”充分发挥城市自身的蓄水能力。下雨时,像海绵一样积蓄雨水,雨停后,再将雨水抽排出去,缓解城市排水设施的压力。目前,青山区、汉阳四新片区以及武汉园博园、CBD等区域都在进行试点建设。明年起,住宅小区、城市道路等也都将严格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建设。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研深层大口径排水系统,可以应对50年到100年一遇的强降水,也有望在5年内付诸实施。”向久华说。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