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治国理政进行时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治国理政新实践·青海篇】青海:“四个转变”凝人心,生态经济展新姿
发布时间:2017-05-24 20:22:40来源:人民网进入电子报

(图片来源:西宁市林业局)

江河源头、幅员辽阔、草原广袤、民族众多……这是大美青海的生动注脚,更是助力青海腾飞的不竭动力;

干旱高寒、山大沟深、经济小省、人口小省……这是青海高原留给人们的刻板印象,也是制约全面发展的瓶颈所在。

如何在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维中找到青海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去年12月19日,刚刚履新半年的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首次提出了“四个转变”。

即: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本网深入青海各地调研采访,高原生机勃勃,各族群众正奋力推进“四个转变”,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

“生态优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春季,一场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在青海高原展开。在一片片荒滩荒坡上,人们播洒着绿色的希望。“ ‘十三五’时期,每年要完成近400万亩的植树绿化任务。”省委书记王国生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国土绿化,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首要责任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此,青海不仅种绿护绿,更是用“好制度守护好山水”,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取消对三江源地区的GDP考核,出台《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成为了全国首个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设计图”的省份,并逐步构建成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 ……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湖流域和祁连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的持续推进,以三江源为屏障、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带、青海湖草原湿地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已基本呈现,青海的湿地面积跃居全国第一,“生态大省”“生态强省”呼之欲出。

“青海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通过环境保护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使环保与经济实现融合平衡,绿色转型升级正在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青海快速行走在建设‘生态强省'的路上。”青海省环保厅厅长杨汝坤说。

今年一季度,青海新兴产业迎来“开门红”,新材料、生物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8.8%和12.5%,光纤光缆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2.6%,青海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变“轻”变“绿”。

摘得西北省会城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桂冠的西宁市,正以“生态优先、发展率先”的责任担当,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大力发展多晶硅生产、虫草枸杞精深加工等新能源、新材料、高原生物医药产业。

坐拥“聚宝盆”的海西州,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项目,盐湖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也加快改造升级步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稳步推进。

“同心同德”:“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丽

“等我去世了以后,一定要把我的骨灰撒在草原上。因为草原是我的家,我离不开草原。”这句话,是一位名叫张文淍的汉族老人对藏族“儿子”罗加扎特的临终嘱托。

1984年,60岁的张文淍老人从河南老家流落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草原,靠拾荒度日。牧民罗加扎特和父亲在一个破窑洞里发现了正在生病的张文淍。

父子俩二话没说,救治并收留了他。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收留,就是整整28年。二十八年如一日的付出,让这段“藏汉一家亲”的佳话永远留在了青海湖畔。

罗加扎特的事迹在青海并不是孤例,青海涌现出了张桂兰、唐海普、廉福章等一批先进典型,生动诠释了“民族一家亲”的民意基础和社会氛围。

青海是全国多元一体的典型省份和民族地区,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缩影和窗口,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的近一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98%。同时,青海五大宗教俱全,是典型的民族宗教工作大省。

海西州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民族问题的金钥匙,以经济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增进民生福祉。就在今年2月,海西州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清零”,各民族群众离实现了携手奔向小康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浴火重生”后的玉树市,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的带动下,从强化便民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入手,打造藏区智慧化管理与和谐稳定“两个样板城市”,以实现更高的城市化服务管理水平,巩固放大灾后重建的成果。

正如玉树市委书记蔡成勇说:“如果灾后重建是一场战争,管理好运营好发展好新城市则是一场战役。如何加快发展,让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既是一次赶考,也是一个必须回答的崭新课题。”

青海正按照实现“四个突破”、树立“六个品牌”、实施“六同工程”,着力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形成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的强大合力。

“国家倡议”:主动融入激发青海新动能

伴着一声悠长的火车汽笛声,青藏高原首趟中欧班列缓缓从西宁市双寨铁路物流中心出发,满载着44个集装箱的高原特色产品,向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比利时安特卫普驶去。

青海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走出去,引进来正在成为潮流。去年中国最大的土耳其商城在西宁开门迎客,青海庞大的多民族市场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瞅准的商机。

主动融入,互联互通更通达。依托国家已有及在建的铁路、航空线路,青海优化“两横三纵”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立体交通网络打通大通道,构建大枢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西宁和格尔木两个中心城市,也将成为向西开放的综合枢纽和重要支撑点。

地处稳疆固藏战略支点的格尔木市,正发挥着内陆连接西亚、南亚的桥梁纽带作用。“格尔木正加强与周边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产业交融、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步打造现代交通物流‘新起点'、产业承转‘核心区'、经贸合作‘大通道'和文化旅游‘共同体'”。格尔木市委书记王勇说。

形成合力,新型城镇化更上台阶。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步伐一日千里,青海东部城市群“组团”与国家城市群发展亲密对接,大产业、大生态、大民生、大交通、大信息、大物流、大旅游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西宁正积极对接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兰西经济区等发展战略,打造三大经济增长极和三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西宁至周边的1小时产业圈、物流圈、旅游圈、生态圈,也将带动海东与西宁协同互补发展。”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说。

抓住机遇,特色产业有潜力。青海积极融入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体系,以打造“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推动国家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把园区作为循环化改造的主阵地,支持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进企业循环式发展;“农业基地”海东市以建设青藏高原首个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为契机,晋升我国信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

(图片来源:青海省农牧厅)

“三生共赢”:焕发大美草原无限生机

在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的黄南州泽库县拉格日村,延续千年的传统粗放的放牧方式在这片草原上已成为历史。

“拉格日村建起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民把牛羊、草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入股,以草定畜核减多余的牲畜,牧民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走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草蓄平衡的发展道路。”泽库县副县长周先加说

如今,牛羊不再追求数量而更重质量,科学合理的放牧,也让有限的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最高兴的还要数牧民们,全家人不用都围着牛羊转,国家有草原奖补,合作社有年底分红,富余的劳动力还能外出打工增收。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5亿多亩的草场承载着生态重任,也关乎着牧民们的生存。面对日渐紧张的人、畜、草矛盾,2008年青海率先在全国迈出了“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探索步伐。2014年,青海晋升为全国唯一一个“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

“试验区以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创新发展机制为重点,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切入点,最终要实现草原保护、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的目标。”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孙文龙说。

青海构建了草地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经营、草畜联动等6大机制,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等3种发展模式,农牧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截至去年底,青海全省已建立了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入社牧户11.5万户,畜牧草场的集约率均超过66%,100个试点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10362元,比六州农牧民平均水平还高出21.63%。

行走大美青海,“四个转变”正激荡回响,“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说,“我们用‘四个转变’唱响了‘发展与稳定、经济与生态、地方与国家、人口与民族’这个青海现阶段的主旋律,把准了青海发展的脉络,明确了青海发展的方向,已成为全省上下新的内生动力。”(何聪 王浩 杨阳)

分享到:

(责编:张志平、杨阳)

(图片来源:西宁市林业局)

江河源头、幅员辽阔、草原广袤、民族众多……这是大美青海的生动注脚,更是助力青海腾飞的不竭动力;

干旱高寒、山大沟深、经济小省、人口小省……这是青海高原留给人们的刻板印象,也是制约全面发展的瓶颈所在。

如何在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维中找到青海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去年12月19日,刚刚履新半年的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首次提出了“四个转变”。

即: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本网深入青海各地调研采访,高原生机勃勃,各族群众正奋力推进“四个转变”,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

“生态优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春季,一场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在青海高原展开。在一片片荒滩荒坡上,人们播洒着绿色的希望。“ ‘十三五’时期,每年要完成近400万亩的植树绿化任务。”省委书记王国生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国土绿化,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首要责任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此,青海不仅种绿护绿,更是用“好制度守护好山水”,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取消对三江源地区的GDP考核,出台《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成为了全国首个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设计图”的省份,并逐步构建成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 ……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湖流域和祁连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的持续推进,以三江源为屏障、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带、青海湖草原湿地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已基本呈现,青海的湿地面积跃居全国第一,“生态大省”“生态强省”呼之欲出。

“青海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通过环境保护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使环保与经济实现融合平衡,绿色转型升级正在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青海快速行走在建设‘生态强省'的路上。”青海省环保厅厅长杨汝坤说。

今年一季度,青海新兴产业迎来“开门红”,新材料、生物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8.8%和12.5%,光纤光缆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2.6%,青海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变“轻”变“绿”。

摘得西北省会城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桂冠的西宁市,正以“生态优先、发展率先”的责任担当,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大力发展多晶硅生产、虫草枸杞精深加工等新能源、新材料、高原生物医药产业。

坐拥“聚宝盆”的海西州,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项目,盐湖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也加快改造升级步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稳步推进。

“同心同德”:“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丽

“等我去世了以后,一定要把我的骨灰撒在草原上。因为草原是我的家,我离不开草原。”这句话,是一位名叫张文淍的汉族老人对藏族“儿子”罗加扎特的临终嘱托。

1984年,60岁的张文淍老人从河南老家流落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草原,靠拾荒度日。牧民罗加扎特和父亲在一个破窑洞里发现了正在生病的张文淍。

父子俩二话没说,救治并收留了他。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收留,就是整整28年。二十八年如一日的付出,让这段“藏汉一家亲”的佳话永远留在了青海湖畔。

罗加扎特的事迹在青海并不是孤例,青海涌现出了张桂兰、唐海普、廉福章等一批先进典型,生动诠释了“民族一家亲”的民意基础和社会氛围。

青海是全国多元一体的典型省份和民族地区,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缩影和窗口,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的近一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98%。同时,青海五大宗教俱全,是典型的民族宗教工作大省。

海西州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民族问题的金钥匙,以经济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增进民生福祉。就在今年2月,海西州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清零”,各民族群众离实现了携手奔向小康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浴火重生”后的玉树市,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的带动下,从强化便民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入手,打造藏区智慧化管理与和谐稳定“两个样板城市”,以实现更高的城市化服务管理水平,巩固放大灾后重建的成果。

正如玉树市委书记蔡成勇说:“如果灾后重建是一场战争,管理好运营好发展好新城市则是一场战役。如何加快发展,让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既是一次赶考,也是一个必须回答的崭新课题。”

青海正按照实现“四个突破”、树立“六个品牌”、实施“六同工程”,着力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形成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的强大合力。

“国家倡议”:主动融入激发青海新动能

伴着一声悠长的火车汽笛声,青藏高原首趟中欧班列缓缓从西宁市双寨铁路物流中心出发,满载着44个集装箱的高原特色产品,向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比利时安特卫普驶去。

青海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走出去,引进来正在成为潮流。去年中国最大的土耳其商城在西宁开门迎客,青海庞大的多民族市场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瞅准的商机。

主动融入,互联互通更通达。依托国家已有及在建的铁路、航空线路,青海优化“两横三纵”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立体交通网络打通大通道,构建大枢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西宁和格尔木两个中心城市,也将成为向西开放的综合枢纽和重要支撑点。

地处稳疆固藏战略支点的格尔木市,正发挥着内陆连接西亚、南亚的桥梁纽带作用。“格尔木正加强与周边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产业交融、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步打造现代交通物流‘新起点'、产业承转‘核心区'、经贸合作‘大通道'和文化旅游‘共同体'”。格尔木市委书记王勇说。

形成合力,新型城镇化更上台阶。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步伐一日千里,青海东部城市群“组团”与国家城市群发展亲密对接,大产业、大生态、大民生、大交通、大信息、大物流、大旅游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西宁正积极对接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兰西经济区等发展战略,打造三大经济增长极和三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西宁至周边的1小时产业圈、物流圈、旅游圈、生态圈,也将带动海东与西宁协同互补发展。”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说。

抓住机遇,特色产业有潜力。青海积极融入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体系,以打造“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推动国家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把园区作为循环化改造的主阵地,支持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进企业循环式发展;“农业基地”海东市以建设青藏高原首个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为契机,晋升我国信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

(图片来源:青海省农牧厅)

“三生共赢”:焕发大美草原无限生机

在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的黄南州泽库县拉格日村,延续千年的传统粗放的放牧方式在这片草原上已成为历史。

“拉格日村建起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民把牛羊、草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入股,以草定畜核减多余的牲畜,牧民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走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草蓄平衡的发展道路。”泽库县副县长周先加说

如今,牛羊不再追求数量而更重质量,科学合理的放牧,也让有限的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最高兴的还要数牧民们,全家人不用都围着牛羊转,国家有草原奖补,合作社有年底分红,富余的劳动力还能外出打工增收。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5亿多亩的草场承载着生态重任,也关乎着牧民们的生存。面对日渐紧张的人、畜、草矛盾,2008年青海率先在全国迈出了“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探索步伐。2014年,青海晋升为全国唯一一个“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

“试验区以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创新发展机制为重点,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切入点,最终要实现草原保护、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的目标。”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孙文龙说。

青海构建了草地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经营、草畜联动等6大机制,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等3种发展模式,农牧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截至去年底,青海全省已建立了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入社牧户11.5万户,畜牧草场的集约率均超过66%,100个试点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10362元,比六州农牧民平均水平还高出21.63%。

行走大美青海,“四个转变”正激荡回响,“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说,“我们用‘四个转变’唱响了‘发展与稳定、经济与生态、地方与国家、人口与民族’这个青海现阶段的主旋律,把准了青海发展的脉络,明确了青海发展的方向,已成为全省上下新的内生动力。”(何聪 王浩 杨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