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到北京,一定会到昌平。
驰名中外的十三陵,“天下第一关”居庸关,风光各异的八大自然风景区,硕果累累的采摘园,文明卫生的庭院式小旅馆,这个素以“京师之枕”著称的昌平,北京美丽的后花园,正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吸引世人的目光。
昌平正按照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完善区域发展思路,以契合自身区位特征和资源优势的发展模式,聚焦科技创新、生态涵养、文化旅游、和谐宜居等核心功能,坚持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尖端核心技术和企业创新创业相互促进。同时,积极建设诸如“人人实验”平台等符合发展趋势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区委书记侯君舒告诉记者,昌平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还有创业豪情,不仅有区位优势,还有创新情怀。深度转型中的昌平区,已进入发展新阶段,正向着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目标不断迈进。
昌平,在推进供侧机构性改革的进程中,奋发作为,勇于创新,在京城和长城间的开阔地崛起一座风姿绰约、风景迷人的科技城、创业城。
创新资源聚 央企青睐科技城
位于昌平区的未来科技城是中央为实施“千人计划”、建设创新型国家而确定的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目前,神华集团、中国商飞、中国国电等首批入驻的15家中央企业在未来科技城“筑巢引凤”,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中国商飞下属的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北研中心”)打造的“梦幻工作室”,现在已是未来科技城的“招牌”创新创业基地,它的缘由是七个年轻人的小小梦想。
“梦幻工作室”成员正对飞机模型进行改进(摄影:人民网 赵越)
“你是骨灰级航天爱好者吗?你想造自己的飞机吗?快来加入我们吧。”2013年初,北研中心青年工程师张驰在单位内网发出“集贤令”,并迅速得到20多人的响应。经过筛选,最终这个青年自主创新团队留下了七名核心成员,其中有六人是年轻的“80后”。一个用于演示验证新一代支线飞机非常规布局方案气动特性的先进验证机项目——“灵雀”正式启动。
在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和中心团委的协助下,“梦幻工作室”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2013年11月18日,“灵雀”以矫捷的身姿平稳而充满力量地飞上蓝天,并在通场飞行五圈后完成了降落。“灵雀”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梦幻工作室”的创新管理模式受到认可。
在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大型央企的入驻使得人才聚集优势显现,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科技手段被应用进来。据未来科技城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彭仲宇介绍,以水为例,未来科技城能够做到45毫米/小时以内的降水一滴不浪费。排水口就在绿化带下面的沟槽,降水通过生态沟系统流入蓄水井,全都留存下来。
园区内还随处可见下凹式绿地,其实也都是种了水生植物,天晴时是绿地,下雨时就成了一片小池塘,能汇集水,在未来科技城已经形成一个3.14平方公里的滨水公园。
“人文、科技、绿色。”彭仲宇说,未来科技城就是要摒弃过去的发展模式,运用低碳能源、节能建材、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园区。
学术空间广 归国学者硕果丰
生命科学研究所全神贯注做实验的年轻科学家(摄影:人民网 陈一诺)
8月的北京,夜幕下,地处昌平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隆隆的仪器运转声清晰可闻。
这块由中组部、科技部等八部门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研究所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正如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所评价的那样,从零起步的北生所,已成为重大原创成果的“产出高地”。
截至目前,北生所吸引、培养的海外青年科学家已近50位。其中,回国之初还名不见经传的邵峰、李文辉、罗敏敏、董梦秋等,现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明星;正常流动到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和清华、复旦等高校的张宏、朱冰、戚益军、柴继杰、高绍荣等,或担任所在所(院)的负责人,或成为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到今年6月,北生所累计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4篇,跻身国内外同类领域研究机构第一方阵。一个既无行政级别、又无事业编制的体制外研究所,靠什么吸引了这么多青年才俊、又如何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潜力?
“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因为有较大的科研自主权。”所长王晓东说,“在中央有关部委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北生所实行长期支持机制,实验室主任不必年年申请项目,每年有稳定的科研经费。至于做什么课题、怎样使用经费,都由实验室主任说了算。”
科学家有了更多自主权,带来的是潜心学术、追求一流的氛围。“北生所的科研人员每周至少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周末和节假日自愿加班司空见惯。”学术副所长邵峰说,“在北生所很少有人想着‘升官发财’,大家一门心思琢磨的,是如何取得原始突破、为民族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一直在寻找最优秀的同伴。”2012年,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完成博士后学习的陈婷最终选择了北生所,她说:“北生所能给科研人员广阔的学术空间,这一点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了我!”
昌平区委书记侯君舒表示,昌平是北京郊区中人才最密集的地方,各类大学的聚集度仅次于海淀,正是得益于人才聚集,昌平已经在能源科技、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领域形成良好集聚态势,呈现巨大发展潜力。
(作者: 编辑:丁燕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