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游渔部落”靠岸安置
荆楚网讯 记者 孙永军 张竞恒
洪湖岸边是家乡。
也有这样一个“部落”,他们来自汉川、安陆,甚至河南、江苏,世代以打渔为生,吃住在湖上,被称为神秘的“游渔部落”。
陈友,1981年出生,自爷爷辈从江苏迁居于此,他已是第三代“游渔族”,算上儿子,已经四代栖居湖上。连日来的汛情,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原来栖息的湖面,将“座船”迁至洪湖岸边。
100余条“座船”一字排开
“座船”自带风力发电机
船内有起居空间、厨房、卫生间
“游渔部落”以船为家
7月14日,螺山镇渔业新村渔民安置点,100余条“座船”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陈友的父亲告诉记者,7月6日,雨越下越大,洪湖水位急剧上涨,政府通知他们即刻靠岸。
陈友的父亲制作饲料
陈友和姐姐赶往养殖场
水位陡涨,漫过围网。
陈友的姐姐向养殖场投喂饲料——鲜鱼块,她说,螃蟹吃鲜鱼和玉米,养殖成本较高。
趁陈友要去湖里给仅剩的螃蟹喂食,记者跳上快艇,随他一起来到大湖深处,实地查看。
“湖水陡涨,漫过围网,螃蟹都跑掉了。算上七八万的投入,以及下半年将要泡汤的收成,这次要损失十五六万。”陈友说,大湖里围养的20亩螃蟹损失较大,现在剩下的螃蟹不多了,但还在坚持喂养,能挽救一点是一点,盼望着湖水能退一些。
洪湖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元祥说,像陈友这样的渔民,一般来自河南、江苏、浙江等18省市,在大湖里从事养殖业,大多已延续了四代人。根据有关政策,将由政府安排居所,让渔民上岸安居。
临时安置点设有卫生应急队
临时安置点的救灾帐篷
一袋米、一壶油、一桶矿泉水、一箱方便面、一床棉被,这是洪湖市民政局提供给灾民的“五个一”保证。
根据洪湖市委市政府部署,供电、环保、卫生、自来水等部门亦有相应安排,保障安置点居民用水用电,提供必要医疗服务。岸边的救灾帐篷,则提供给渔船受损的人家。
据了解,渔业新村共停靠渔船130条,安置500余人。像这样的安置点,整个洪湖周边共有6处,共安置“游渔部落”1000余户、3000余人。
陈友指着眼前的水域,说这就是他们曾经生活的家园。
养殖场内,只剩下一条家犬独自守候。
看到主人,这条两岁大的狗朝着陈友“哼唧哼唧”不停。
(作者:罗大伟)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