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文化强省,推动荆楚文化繁荣兴盛_荆楚网
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建设文化强省,推动荆楚文化繁荣兴盛

发布时间:2018-03-12 07:53:56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图为:受邀嘉宾陶宏家(左二)、吴成国(右二)、喻泉源(右一)接受记者访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别鸣 通讯员 邢君成 实习生 黄嫣然

  访谈嘉宾

  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陶宏家

  湖北大学教授 吴成国

  竹溪县文体新广局局长 喻泉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摘要

  ●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 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如何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采取有效举措推动在湖北的全面实施,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荆楚文化繁荣兴盛?3月9日,湖北日报举办第八场“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湖北大学专家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深入探讨。

  牢记定位和使命,大力弘扬荆楚文化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深刻理解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定位和使命,推动在湖北实施落地?

  陶宏家:全省文化部门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文化与文化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荆楚文化,不断扩大影响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精品打造,将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弘扬出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秀的文化精神食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和非遗传承走进人民的生活,让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还有剧场等,不仅是一个文化场所,更重要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阵地,文化工作者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坚守阵地,用好阵地;结合“一带一路”组织“荆楚文化丝路行”活动,有力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的影响力;有效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保障文化市场的繁荣有序,保证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吴成国:荆楚文化作为荆楚大地上先民创造、传承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要通过全力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在湖北实施落地,坚定我们荆楚儿女的荆楚文化自信,夯实我们当前文化建设的根基,激励我们继承楚文化精神,推动荆楚文化繁荣兴盛。

  喻泉源:近年来,我们加大了甘宗祠、敖宗祠、关垭遗址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加强国家级非遗项目山二黄、省级非遗项目向坝民歌和竹溪蒸盆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积极探索,实施了以精神扶贫、设施扶贫、活动扶贫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扶贫,强化精神文化引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取得一定成效。

  实施“四大工程”,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我省在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上有哪些举措?

  陶宏家:将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主题,突出抓好现实题材创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戏剧编导、舞美设计等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推出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精品力作,培育一批名家大师,促进艺术创作迈向高峰。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快推进省级重大文化设施和基层“四馆三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文化惠民项目提质升级,让改革的成就更多地惠及百姓,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推动荆楚大遗址保护传承,推进全国区域性戏曲文化中心建设,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加快建设湖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加强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实施湖北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倍增工程”,以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依托,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抓手,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为重点,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

  吴成国:为了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省文化厅不断增强文化供给,大力实施“四大工程”非常必要,非常给力。以“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为例,突出抓好现实题材创作,的确大有文章可作。如,中共一大代表13人中有5位湖北人;湖北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作出了巨大牺牲,红安、大悟两县是著名的将军县,许多英雄人物的事迹令人感佩。再如荆楚文化有着丰厚的孝廉文化资源,炎帝神农“勤廉仁简”,楚庄王、孙叔敖“廉政恤民”,道家道教“道廉修身”,孝感天地的孝廉本根文化,“二十四孝”有四孝发生在荆楚大地等。

  喻泉源: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上,我们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让群众乐起来。大力开展农民运动会、社区文化节、民俗大巡游、广场大家乐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人民群众成为活动主角。培育传承家风文化,让人民群众美起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让群众笑起来。先后创作了《带着公爹改嫁》《茶香情缘》《双喜临门》《精准扶贫同奔富路》等剧目和节目100多个,把本地先进典型写进剧本、编进小品、搬上舞台,在乡镇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好评。

  深化文化领域改革,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怎样看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文化领域的表现?

  吴成国:文化是人民美好生活题中应有之义。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人民大众,没有文化的生活何谈幸福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需求日趋刚性,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实现文化小康,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陶宏家:武汉、宜昌成为全国首批拉动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但我们在选择文化消费试点企业和产品时很是为难,除了传统的电影、书店、演艺、专业博物馆外,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确实不多,这种现象在县城及农村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文化投入总体不足的问题,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抓住贫困地区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加大对全省37个贫困县的文化精准扶贫力度,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贫困地区倾斜,做到精准脱贫、文化先行;抓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抓好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扩大文化消费试点,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加强乡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的平台与内涵建设;抓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突出舞台艺术编导人才、文化领域经营管理人才、基层文化骨干人才的培养,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人员。

  文化资源丰富,亟待转化为产业优势

  主持人:关于文化的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怎样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工作特点,将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陶宏家:荆楚大地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示的具体行动。新时代新作为,我省正积极推行系列举措:一是进一步挖掘梳理荆楚文化资源,扩大影响力;二是让荆楚文化活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荆楚文化、弘扬荆楚文化;三是加快荆楚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扩大文化的传播力,让更多的海外华侨也能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四是加大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根植于地域文化,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弘扬,又可推进精准扶贫,扩大就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动漫、游戏、演艺业、声光电秀、艺术品、非遗产品等,既扩大文化传播,又增加文化产品的供给;五是扶持建设一批城市文化综合体、文化主题特色小镇和特色文化村,营造人文气息浓郁、文化产业特色鲜明、文化生态优美的生活空间。譬如,武汉高龙城非遗产业园、孝感之海文化公司、荆州漆器传习所等单位生产的工艺品,襄阳草庐剧场、荆州关公演艺、恩施大峡谷等特色演艺业,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吴成国:对丰富的荆楚文化要细致、深入地挖掘,摸清家底,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了如指掌,大力整合。湖北是三国文化的故乡,荆州、襄阳、当阳既是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三国文化的重镇,《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0回与荆州有关,32回与襄阳有关,37回与当阳有关,可考虑以荆州、襄阳、当阳三市向国家申报“中国三国文化之乡”。要对荆楚文化资源中向上向善、给人以正能量和精神动力的精神财富予以高度提炼。从屈原到闻一多的爱国诗篇,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为忠诚爱国提供了古今典范;从楚人季布的“一诺千金”到今天黄陂孙水林“信义兄弟”,重诺贵和的诚信和谐精神代代传扬。在“中国梦,价值魂”的探索中,荆楚儿女谱写了一曲曲奋发图强的壮丽乐章,堪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荆楚贡献”。要精心打造,实现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我们还需要不忘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向国外学习文化创意,精心打造文化精品,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实现文化产业倍增,真正肩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推动荆楚文化繁荣兴盛。

  喻泉源:竹溪县以文化遗产为依托,以文旅融合为手段,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扶贫。一是加快文旅融合。针对本县生态优良、风景优美、文化遗产众多的实际,引导各地依托古遗址、古寨堡、古村落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目前已开发楠木寨、曾家寨、秦楚古长城等文旅融合型景点10余处,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二是推进非遗项目市场开发。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溪蒸盆、向坝民歌为依托,促进非遗项目市场化运作、产品化营销。兴建向坝民歌楼,举办民歌赛,组建民歌表演队,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三是培植文化“小微”企业,初步形成了文化娱乐、文化创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体育健身、古玩收藏等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图为:现代京剧《在路上》在重大现实题材创作上取得新突破。

  

  图为:2017CGL中国电子游戏超级联赛总决赛在武汉举行。

  

  图为:“当音乐遇上阅读”在省图书馆举行,丰富的阅读活动深受读者喜爱。

  

  图为:省博物馆编钟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本组照片均由省文化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