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县城新姿
图为:氨基酸生产企业新生源
图为:杯茶一体,方便饮用。美灵宝杯茶企业引领了一场快茶革命。
图为:金安纺织生产线
图为:葡农采摘公安葡萄
图为:崇湖湿地美景
图为:北闸风光
湖北日报讯 随着蒙华铁路与沙公高速即将建成通车,加上已建成的荆州长江大桥与江南高速,公安县城及周边地区已被荆州市纳入中心城区“江南版块”规划之中,而且产业发展也被纳入荆州开发区“一区多园”整体统筹。建设“荆州城市副中心”成为公安县域发展的重新定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公安县高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旗,始终坚持“产业为魂”的发展理念,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发展转型——
聚焦综合实力 主要指标展现“公安现象”
五年来,公安县主要经济指标喜人,增幅连续四年超过省、市平均水平,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进位显著单位”。
2016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226.97亿元,是2011年的1.68倍;地方财政总收入15.7亿元,是2011年的1.94倍;固定资产投资270.65亿元,是2011年的2.6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3亿元,是2011年的1.97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390元、15445元,年均增幅高于GDP增幅1.28、2.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26.5:43.8:29.7。
数据体现实干,荣誉折射担当。公安人有闯劲敢创新,民营经济非常活跃,上世纪末就有2家上市公司,现在有164家规上企业,凯乐科技、新生源、长江医药、索瑞电气、金安纺织、湖北车桥等8家企业税收过千万元,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家,被称作为“公安现象”。
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措施得力:
工业优先。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塑料新材、生物化工、包装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竞相发展,第二产业比重五年提升3.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产值实现翻番。
农业转型。家庭农场583家,专合组织763家,葡萄、橘柚桃、小龙虾等特色种养业面积达到全县种养面积的50%。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农”工作连续5年进入全省20强。
服务业提质。生态旅游、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外贸出口突破1亿美元。北闸、三袁景区分获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葡萄节、帐蓬节、龙虾节、桃花节等特色活动带火乡村旅游,第三产业GDP占比首次超越第一产业。
聚焦供给侧 构建转型升级的“公安模式”
公安县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重大改革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探索工业转型的“公安模式”。
——抓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发展方式重大转变,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存量资产,推进二次招商、二次创业;县城控房价、稳地价,乡镇去库存、改旧城;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行动,不断提升企业资产证券化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等;补齐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短板。
——转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廉洁高效政务环境。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创新创业提供平等机会和创造空间。把产业理念融入政务服务全过程,厚植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环境。
——促发展。以青吉工业园纳入荆州开发区“一区多园”为契机,加强园区建设,扩大招商影响力,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做优存量、做多增量、做大总量。
突出工业强县主导向。公安县六大产业中,汽车零部件、塑料新材产业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全市第一。继培育凯乐科技、湖北车桥上市后,又培育新生源、索瑞电气等4家企业与上市公司资本重组,30家企业挂牌三板、四板市场,形成资本市场的“公安板块”。
突出招商引资主抓手。打好荆州开发区“国家级”金字招牌,扩大招商引资影响力。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经费保障、综合奖惩等政策机制,掀起全县招商引资热潮。“四大家”负责人带头走出去,全县16个招商小组一月一考评、一月一公示,年终结硬账。今年招商引进了投资90亿元的循环造纸项目等6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突出园区建设主阵地。推进工业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商务配套服务区、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改善投资便利化服务。探索开发区“区镇合一”体制改革,城区重点园区规划2至3个产业,乡镇园区规划1至2个产业,打造同类产业高度集聚、差异产业错位发展的现代工业平台。
突出创新驱动主动力。树立“以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论英雄”的导向,引导企业扩大技改投入,争创“国字号”品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多层次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率先在汽车零部件、塑料新材产业建立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聚焦“天花板”探索现代农业的“公安路径”
公安县是传统农业大县,面对农业价格、补贴和库存三块“天花板”,全县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以绿色安全为支撑,加快发展市场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公安路径”。
——推进规模化经营。抓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机遇,以村组为单位创立劳务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和资本合作社,大力引进市场主体进农村,推动“资本+市场+科技+土地”模式创新。全县每年列支专项经费300万元,用于奖励农村土地流转,全县流转土地42万亩,流转率35%。规模化种养面积18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5万亩,特色水果面积30万亩。其中葡萄种植11万亩,产值15亿元,占据全省“半壁江山”,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大县”。
——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培育出“晶凉田”葡萄、公安牛肉、章田寺大米、陆逊湖甲鱼、卷桥柑橘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县通过“三品一标”认证67个,打响“晶凉田”葡萄品牌,公安牛肉、陆逊湖甲鱼等多次获得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双港蛋品年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
——推进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农业“接二连三”新路子,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重构,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整合使用省级农产品加工业调度资金、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9800万元,引导双港畜禽、新裕农业等2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品牌创建。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升级改造农村网格化平台,引进农村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实行农副产品网上销售。美灵宝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电商销售“快消茶”5580万元,居国内茶叶电商销售前列。
聚焦“醉美公安”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公安品牌”
坚持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突破产业分工界限,推进农旅结合、文旅融合,全力打造公安全域旅游品牌。
——推进农旅结合。围绕特色农业,编制埠河镇葡萄主题公园、章庄铺镇稻田彩绘公园、淤泥湖现代农业公园等规划,倾力打造“一镇一品、一月一节”旅游品牌,连续举办七届葡萄交易会、三届黄山头帐篷节、三届智者故里桃花节、三届闸口小龙虾美食节等系列活动,推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新业态发展。
——促进文旅融合。挖掘三国文化、智者文化、三袁文化、红色文化、水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景点。精心打造三袁家规家风展示馆、三袁墓、南平文庙纪念馆、毛家港智者故里、荆江分洪区历史展示馆等旅游景点,传承发扬三袁传说、公安民歌、公安说鼓子、公安道情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完善旅游要素。不断提高旅游供给水平和游客满意度,加快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完善通景公路、公交体系、自驾车营地建设,实现全域旅游景区互联互通。挖掘公安牛肉、锅盔、鱼糕等传统特色美食,建设休闲美食产业园,创建星级宾馆、星级农家乐。推进智慧旅游,筹建公安旅游APP、官方微信微博等,提升旅游软实力。
策划:公安县委办公室 公安县委宣传部
组稿:吴治山 严 仑
摄影:谷少海 夏 峻 王文初 李冰冰
(作者: 编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