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肖擎
湖北是千湖之省,水资源丰富,但浩荡奔腾的长江是特殊的。
不只是因为独特的地理特征:地处长江中游,拥有1061公里长江岸线,是拥有长江干线最长的省份,也因为人与水的血脉之情,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资源的深层连接,古今绵延不绝的依存关系,让我们对这份天赐之宝有着根源性的亲近感和无可推卸的责任感。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承载厚重历史,蕴藏精神养分,荟萃人杰地灵。湖北,处于长江之腰,依附长江而生,吸纳长江之气,楚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烛照后世,既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保留“活着”的文化记忆,也为国家、民族涵养文化自信这个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注入清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长江文明传承与创新集聚区,打造长江文明之心”,文明的指向不只是“过去式”,也是“进行时”。两千多年前的李冰父子,依着自然地理特征,用“鱼嘴”把奔腾不息的岷江劈为两半,让都江堰活络经济社会发展经脉,进入了人类文明的记忆库。今天,长江以水为纽带,以绿为归依,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崭新的经济社会大系统,我们拥抱新时代,奋进新作为,用新思维创造文明,不断丰富长江文明的意蕴。
无论是长江被赋予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还是武汉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为原点,以长江武汉段为蓝轴、龟蛇绵延山系为绿轴,覆盖两江四岸2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国家所着眼的、地方所着力的,都彰显着把长江文明推向新高度的运思与谋篇。“长江文明之心”,一个“心”字,给人举足轻重之感。不忘初心再出发,在传承中创新,让文明之水活起来,大河文明的航船将驶向更加广阔的海洋。
(作者: 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