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2018全国两会-湖北日报大型融媒体专题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打好三大攻坚战: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小康

发布时间:2018-03-05 13:44:17来源:经济日报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大攻坚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如何打好三大攻坚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应对风险看胆识

备豫不虞,居安思危。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过程也是各类风险易发高发、集中释放的敏感期。”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徐元说。

徐元代表认为,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叠加,金融脱实向虚、乱加杠杆等风险隐患需要重点关注。同时,地方债务风险不容忽视。此外,在大资管背景下,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日益普遍,不同领域之间的风险易引起“共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也给传统金融带来冲击。

全国政协委员、中天金融集团董事长罗玉平也认为,近年来,党中央对金融风险防控高度重视,这是基于金融风险整体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整体研判。我们现在面临的金融形势相当复杂,既有创新过度的风险,也有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如何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国人大代表、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武汉众邦银行独立董事蔡学恩提出,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应加强顶层设计,同时大力推动法律法规“落地”,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起到震慑作用。

徐元代表认为,防风险应加快金融监管改革,大力弥补制度短板。同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此外,还要深化金融机构自身改革,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虽然短期可能会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带来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更稳健、更具可持续性。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注意4个方面问题:一是稳杠杆,杠杆还是要降,但不能加大风险隐患;二是防止债务处置不当引发新的风险;三是下决心解决政府、国企预算软约束问题;四是探索以市场为基础、规范的公共产品投资长效机制。”刘世锦委员说。

攻坚脱贫看担当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培养年轻人,造就能扎根农村、发展农业、带头致富的乡土实用人才。”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说,美好生活从奋斗中来,摆脱贫困更离不开这股劲儿。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两年间带领大市村106位村民全部脱贫摘帽。程桔代表认为,如何提升“造血”能力是挑战。大市村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新建了百亩茶园和60千瓦光伏发电基地,产业扶贫成为有力抓手。

从全国范围来看,过去1年,全国电商扶贫带动274万贫困户增收,光伏扶贫直接惠及80万贫困户,旅游扶贫覆盖2.3万个贫困村。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实施更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代表委员们交流最多的话题。

精准脱贫,被称为是硬仗中的硬仗。从总量上看,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000多万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主委戴秀英提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亟待创新。扶贫对象识别标准应从单一的收入标准转向收入、消费、健康、教育、资产等多维标准。此外,要创新产业扶贫开发机制,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创新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方式,通过农民合作社整合国家扶贫资源和贫困农户现有资产,开展“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试点。

污染防治看信心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当前,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VOCs(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于高位,实现空气质量达标需要削减排放50%以上,减排任务尤为艰巨。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传统煤烟型污染与PM2.5、臭氧污染等新老环境问题并存,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交织,末端治理减排空间越来越小,环境压力居高不下,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更加迫切。”刘炳江委员说,正在制定的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主攻方向就是瞄准解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结构问题。

刘世锦委员提出,我国经济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通过治理污染,进一步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的阶段。目前,有一部分产能是过剩产能、低效产能,是会产生一定污染的产能。这种产能必须去除,才能给节约的、清洁的、可持续性的新投资腾出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说,“这几年,国家环境治理力度之大、成效之明显,人民群众感受很真切。”方兰代表以自己居住的小区为例,讲到了西安市在建筑扬尘管理方面的变化,“精细化到哪怕很小的施工项目,都要求在覆盖、湿法条件下进行”。

方兰代表讲到,著名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呈倒U形曲线。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污染将逐渐降低,“当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难得机遇,期待通过不懈努力,让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脱钩的阶段早一些到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陈果静 王新伟 周 琳 韩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