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全录 通讯员刘洪凯)武汉即将在全市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主要有三个环节,首先是前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投放,第二是中端,垃圾处理单位进行分拣和分类运输,最后是末端,垃圾处理单位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或回收利用。昨天,市人大代表、洪山区城管委清扫一队队长何春梅建议,环卫设施及用地要给予更大保障。
何春梅说,垃圾分类要做好,需要法治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其中法治建设是基础,文化建设是条件,制度建设是保证,设施建设是根本。目前,需要更加着力推进的是设施建设,这是事关垃圾分类工作成败的根本。东西湖区是全市最先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的区,试点效果好,总结的经验也很多,但东西湖的试点没有在全市迅速推开,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全市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设施建设还没有跟上。
为此,何春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继续完善环卫设施用地的规划,因地制宜,结合国家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报批一个大型垃圾中转复合站(800吨),既解决环卫车辆停放和垃圾分类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垃圾压缩在中转的无害化处理的程度。二是,将环卫设施建设用地及项目落地的问题列入市区政府绩效目标管理责任体系,以此督促市区相关部门切实重视环卫设施建设工作,努力提高我市生活垃圾“三化”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水平。
(作者: 编辑:吴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