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刘振宇 丁莹
3月4日上午,一辆农用三轮车在应城市黄滩镇大张村的村道上欢快奔跑。
“这东西不错,不到中午就卖完了,种香菇有奔头。”驾驶员叫徐旺发,64岁的本村村民。
车厢里,正在数钱的老伴曾庆会不服气了:“要不是我逼着你,你能种香菇?”
“没我,你能种出香菇?你原来就只会洗衣做饭……”
三轮车一路跑,老两口一路“斗嘴”,没有硝烟,洋溢幸福。
赌气,赌回3000多支菌棒
回到去年9月,徐旺发神神秘秘地干着一件事——花1400元钱雇了两辆大货车,拉回家几千根裹着薄膜的木头棒子,还有几捆塑料布、几十根竹竿。
“老徐,在瞎折腾啥?”邻居们打着牌,随口问道。
“没啥,没啥。过几天就知道了。”老徐答道。
在大张村,家家户户种水稻,虽说不至于饥一餐饱一顿,但荷包从来就没鼓起来过。“年轻人都出去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人了,有饭吃就知足了。”曾庆会说。
曾庆会喜欢打牌,一到农闲时候,东家喊、西家叫,抢手得很。可次数多了,时间长了,老徐不干了:“天天就晓得打牌!家里就没别的事情可干?”
老伴也不示弱,嗓门提高了八度:“我是没给你做饭?还是没给你洗衣服?不打牌,你要我天天在家做什么?”
老两口陷入冷战,曾庆会想到了回娘家——她的娘家在京山,多年来一直种香菇,收益不错。要是把这门手艺学回来,也能多挣几个钱。
曾庆会动员老徐一起去学,老徐还怄着气:“我种了一辈子水稻,有啥好学的?”
“你不去,我去。”“你只要把原材料弄回来,我就敢种!”老两口较上了劲。
几天后,徐旺发被老伴一个电话“薅”到了京山。原材料一应俱全,老徐掏出了全部积蓄3.5万元钱,雇了两辆大货车往家运。
回家搭上架子、盖好塑料布,再把3000多支菌棒整齐排列摆好,老徐心想,不就是种蘑菇吗?等着瞧好吧。
致富,带着乡亲一起种
种了一辈子水稻,第一回种香菇,老徐心里远没有嘴上那般信心十足,经常背着老伴学习香菇种养知识。
老徐一天到晚窝在大棚里——菌棒干燥了,小心翼翼加点水;幼苗出来了,在薄膜上剪个洞;大棚漏风了,赶紧打好补丁……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18年1月初,一场大雪席卷湖北,香菇幼苗被冻死30%,老徐欲哭无泪。
这一切,老伴曾庆会看在眼里。钻大棚,她能陪多久就陪多久;盛饭时,给他碗里多夹几块肉;被窝里,她把在娘家学到的技术吹成枕边风。夜里,大风突袭,老徐穿着秋衣秋裤就往大棚里跑,老伴拎着棉袄在后面追:“把衣服穿好,别冻着了……”
徐家香菇初长成,老两口乐了。一辆农用三轮车,驮着新鲜香菇到镇上,经常不到半天就销售一空。
截至目前,徐家的香菇已经卖了2万元,春节期间卖到了10元/斤,盘算着大棚内剩余的香菇,第一年收回成本不是问题,老两口越干越起劲。
邻居们坐不住了。借口买香菇,上门打探。
“这东西好,下火锅、煨汤、烧菜,好吃得很。明年你们也种一点,我教你们。”老徐爽快地说。
曾庆会说,已经有好几家打了招呼,今年再种香菇时,提前通知一声。“大家伙一块种,挺好的,比打牌强。”一屋人笑开了花。
(作者: 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