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自由贸易试验区5周年

湖北自贸区:扬帆奋楫 澎湃扛鼎动能

发布时间:2018-11-21 11:15:49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湖北自贸区不断深化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7年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荆楚大地改革开放的步伐按下“快进键”。

大胆试、大胆闯。

一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自贸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为主线,不断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占湖北0.065%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省1/3的合同外资和1/3的进出口,加速构建内陆开放“升级版”。

据普华永道评估,湖北自贸试验区170项改革试点任务现已启动 166项,启动率98%;其中136项已取得可检验成果,占比82%。

担负先行先试、探索示范的光荣使命,湖北自贸区,正澎湃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苗圃”效应逐步显现陆续报送2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

“人在家中坐,钱到账上来,足不出户多缴的税款就退到位了!”8月13日,襄阳自贸片区企业——湖北南北车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文汉萍收到企业多缴的12303.65元税款后高兴地说。

这是襄阳自贸片区推行“无申请退税”服务后带来的变化——襄阳自贸片区2017年4月挂牌后,襄阳市地税局主动服务自贸片区,对个人所得税手续费退税、政策调整形成的多缴退税、小微企业政策性减免退税,实行“无申请退税”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这里的工作人员说,“无申请退税”服务最大限度简化合并了退税资料。襄阳市地税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襄阳中心支行,将由纳税人提供的退税申请、纳税主体证明、银行开户证明、相关完税凭证4类资料及由地税部门提供的税款入库流水,简化合并为退库确认告知书和纳税人交款明细。

另外,“无申请退税”服务简化了退税流程,取消原有的纸质资料“收集、整理、核对、传递、签收、保管”六个环节;对纳税人接收退税账户实行一次性备案制;全面使用电子收入退还书,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直达国库办理退税。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受益者,该公事财务部门负责人胡必勇说,“以往申请退税时,公司财务人员要从上万笔交易账单中查找个人所得税款明细,手续繁琐,‘无申请退税’让我们的工作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今年5月,这项创新经验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列为优秀经验,供全国学习借鉴。“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这是国家对湖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

挂牌一年半,湖北自贸区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武汉、襄阳、宜昌三个片区和相关省直、中央驻鄂单位,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陆续报送2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省级层面已被认可的第一批成果分别为5项和21项,改革试验田的“苗圃”效应逐步显现。

除了“无申请退税”,武汉片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政务改革,将企业设立审批时间从7个工作日减至1个-2个工作日,一年为企业和群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近5000万元,这一案例也由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工作简报,供全国借鉴参考。

今年7月,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17-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武汉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指数为76.24,在全国同批次自贸区中排名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度创新指数的5个一级指标中,武汉自贸片区“政府职能转变”指标得分名列第一。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9月17日,武汉自贸片区企业——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宣布:经过研发团队7年攻关,投入数千万元资金,自主研发的虹膜生物识别芯片“虹膜生物识别乾芯ASIC芯片QX8001”,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流片成功,年内将由全球半导体巨头台积电代工量产。

虹膜位于眼球瞳孔和巩膜之间,也就是眼睛有颜色的环形部分,在婴儿8个月时就已基本成形,可唯一识别一个人的身份。即使是双胞胎,也无法拥有两个完全一致的虹膜。

基于这些特征,虹膜识别被业界公认为最精准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据透露,深圳一家警务安防手机制造商,已经向虹识公司发来1000万枚虹膜芯片订单,双方正在共同开发样机。

利用湖北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湖北自贸区主打科技、人才牌,三大片区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格局,正在践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定位。

国家存储基地、华星光电T4工厂等50多个重大项目,在武汉片区加速推进,一批“独角兽”企业相继在武汉片区落地;襄阳片区则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年产值超过150亿元,正在着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宜昌片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挂牌以来总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5个。

集成电路、软件、新能源汽车、高端数控装备、海工装备、生物医药……一个个时代特色鲜明的产业,正在构筑湖北新优势,2017年4月挂牌运行以来,湖北自贸区引进知名企业总部项目60多个,其中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挂牌以来引进项目的比重达到69.4%。

瞄准新产业、突出大项目引领,湖北自贸区正大力招商引资和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全省迈向高质量发展。

深挖内陆地区开放潜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9月27日,伴随一声长鸣,价值30万美元的22个化工产品集装箱,从宜昌东站发车,经广西钦州,抵达马来西亚的巴西古当港口。这标志着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打通了南向通道。

宜昌自贸片区开通“宜汉欧”班列,经过近一年运行,已实现常态运行,开辟了宜昌至汉堡、宜昌至塔什干2条线路。南向通道的开通,实现了宜昌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串起“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让“一带一路”经中国中部地区形成完整的环线,推动湖北自贸区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目前,仅宜昌出口到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化肥,年预估运量达10万吨。南向通道的打通,将惠及宜昌及周边众多企业。同时,东南亚的水果、粮食、木材、黄麻等产品,也可通过海运到达钦州港,然后通过铁路到达宜昌进行集散,将宜昌打造成中部地区向东南亚、南亚、非洲进出口的货物集散地。

这,仅仅是湖北自贸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湖北自贸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谋求在开放格局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加深、拓宽。

车边验放、运单归并、简化申报……以中欧班列(武汉)常态化运营为契机,湖北自贸区一系列监管创新举措,便捷办理货物通关手续,大幅缩减了企业的运提货时间。黑旋风锯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春林说,报关、交货时间缩短,与欧洲客户联系更紧密了,2017年公司直接出口5000万元,产品远销多个国家。

自贸片区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全面加强深度产能合作——安琪集团等自贸区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势头强劲,葛洲坝集团在建国际项目100余个,合同总金额达100亿美元,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0%以上国家。

让企业走得更快,行得更稳。湖北自贸区加强对“一带一路”法律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尽快构建湖北自贸区仲裁新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湖北自贸区大事记

  2016年

  8月31日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2017年

  3月31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务院已批复设立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试验区,并分别印发总体方案。

  4月1日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5月12日

  襄阳自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发出了全省首张“九证合一”的营业执照。

  8月10日

  宜昌自贸片区全国首创的“四类外籍专家按需申领签证和停居留证件”新政正式实施。

  9月1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颁发湖北改革奖的决定》,省商务厅“湖北以先行先试促自贸区申建系列创新”项目荣获首届“湖北改革奖”。

  12月11日至12日

  全国自贸试验区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并点赞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审批从“一次办”“马上办”到“网上办”。

  2018年

  1月14日

  宜昌自贸片区全省首推集成服务,找一个窗口、交一套资料、办所有事项。

  1月19日

  襄阳自贸片区颁发全省首张自贸区自制《外国人工作许可证》。

  3月28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关于《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的说明。

  5月2日

  湖北自贸区签发首张外国人才签证确认函吸引“高精尖缺”人才,有效期可达10年。

  8月8日

  湖北省代表团赴河南省学习考察自贸区建设工作。

  9月30日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返 回 复 制 上一篇 发表评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