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第三代摆渡人万其珍。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通讯员 吕柏林
开栏语
荆楚从来多俊杰。近年来,我省英模辈出,先后涌现出“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小处方医生”王争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形成“道德群星”现象。
为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今起开设“德耀荆楚”专栏,报道一批道德典型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在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有一个小渡口,村民往返大沙河南北两岸必经于此。
140多年前,“老万家”便开始为当地乡亲免费摆渡。如今,穿梭于河中的,是第三代摆渡人万其珍和他的儿子万芳权。
4月2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渡口见到了“百年义渡”传人——77岁的万其珍老人。
义渡:用信义回报恩情
“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当天,恰逢中国人寿恩施分公司组织员工到当地春游,在渡口齐声高喊。
“是我来推你嘛!”万其珍大声答道。
撑起3米长的竹篙,解开绳索,将篙竿触到河底、用力一撑,船逆流向上缓缓前行,再一次撑到河底,船头调转。船行河中,不时用竹篙把控方向,几个来回,顺着水流,船缓缓驶向岸边。整个过程,万其珍一气呵成,5分钟后,载着12人的船安全抵达对岸。
这一套娴熟的动作,万其珍早在1989年正式从叔父手中接过篙竿前便已经练就了,“没有刻意去学,免费摆渡是我们家族不成文的约定,耳濡目染中就会了。”万其珍说。
据他回忆,义务摆渡的起因是祖父为了报恩。
1877年,为躲避战乱和水灾,祖父万作柱等几户万姓人,从监利县逃难至建始县大沙河畔,被当地世居乡邻宽容接纳。看到两岸乡邻为大沙河所隔,过河全靠小木筏,因水流湍急,经常有村民落水。熟谙水性的万作柱便卖掉两头猪,做了一艘能载10人的大木船,开始为当地人义渡,并承诺: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
“几乎没有间断过,只要有人喊一声‘过河咯’,无论农忙农闲还是逢年过节,无论一个人渡还是一群人渡,都会开船。”万其珍说,这是对乡亲们的承诺,只要有需求我们就一直干下去。
老屋:用驻守践行诺言
在渡口百米外的半山坡上,有间万其珍搭建的石屋。屋子不大,里屋放满了各种船具、渔具,外屋放着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屋门口,挂着斗笠、蓑衣和马灯。
“这是万大哥怕我们找不到他,自己搭建的。”附近村民说。
每天早上不到8点,万其珍吃完早饭就在屋前树下守着。“大家渡河没有固定时间,我就在屋子里守着。”
“每次要过河,喊一声,万大哥都会从小屋里出来。”
崔竹清家住在河的北岸,农田却在河的南岸。每天早上,他都要坐着万其珍的船到南岸割些猪草,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去南岸耕地。一天下来,往返少则两三趟,多则四五趟。
一天傍晚刮起大风,暴雨袭来,崔竹清从田里赶着回家照顾独自在家的孩子。
“万大哥,能不能送我过河?”水流湍急,靠在岸边的小木船剧烈晃动。
“扶稳了!”二话不说,万其珍点亮马灯、穿上蓑衣、带着斗笠,拿起竹篙,就开始撑船。
30年间,万其珍撑坏了3只船,小木船也换成了铁船,数不清换了多少根竹篙。
这几年,河对面的村民陆续搬走了,只剩下两户人家。虽然河这边还有些村民,需要到对岸喂鸡、打柴,但摆渡的人少了很多。
万家的义渡仍在坚持。
“只要有一户人,我都要守在老屋,为他们摆渡。”万其珍说。
代言:用信誉带动致富
大沙河村地处偏远,土地系紫砂泥土,盛产红薯、玉米。但进县城要翻好几座山,农作物很难走出大山。
“摆渡是报恩、是坚守,将乡亲们‘摆渡’上致富之路也是信义的延续。”2018年,儿子万芳权到山东学习脱毒蜜薯栽培技术及产品销售后,成立久益专业合作社,吸纳50余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苗、肥料,定期去村民家指导种植。
农作物成熟了,怎么卖出去?“出名”后的万其珍,主动为乡亲们做起了农产品代言。
通过电商平台,2018年,由万其珍代言的第一批“万其珍沙丘蜜薯”等产品销往省内外,为贫困户增收25万余元。
继荣获“中国好人”、省道德模范等荣誉后,万其珍又入围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候选人,获全国“诚信之星”称号。
作为百年义渡的第四代传人,万芳权也已经47岁,他说:“再过些年让儿子接棒,只要有需要,就一代一代传下去。”
(作者: 编辑:周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