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马旭在感动中国颁奖现场。﹙央视截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朱勇
简陋的小院、老旧的陈设。谁能想到,在武汉市黄陂区的农家小院里,住着一位“千万富翁”。
她就是省军区离休干部马旭,攒下千万元捐给家乡,获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出名”以后,马旭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千万捐款如何使用?5月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马旭,探寻她不一样的奉献人生。
南征北战,保家卫国
一身戎装、神采奕奕。5月31日,86岁的马旭出现在湖北省征兵启动仪式上。面对现场千余名青年学子,她分享自己的故事:“我这一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是当兵,希望大家胸怀报国之心,踊跃报名参军!”
1947年5月,14岁的穷苦孩子马旭参军入伍,从黑龙江省木兰县农村来到哈尔滨。在东北军政大学学习半年后,她成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名卫生员。
“从小生活在日伪统治下的东北,我尝尽了亡国奴的滋味。”马旭说:“没有国哪有家,保卫祖国就是保卫家园。”
在战场上,她救死扶伤。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马旭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并获得抗美援朝纪念章等荣誉。上世纪60年代,她被调入空降兵部队,成为一名军医。
在部队,她兢兢业业。看到部队训练跳伞,马旭向上级申请:“部队同志都跳伞了,如果不能和他们一起跳,我这个军医就是废物。战士们生病、受伤了,要及时治疗,我必须跳伞。”
然而,身高1。53米、体重仅35公斤,马旭的身体条件不符合跳伞标准。
一次次被拒绝后,马旭决定偷学动作自己训练,逐渐掌握了跳伞要领。最终,她获得了和男兵一起训练的机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
此后20多年里,马旭跳伞达140多次,一度创下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和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两个纪录。
发明创新,一心为军
马旭没有孩子,原打算连婚也不结的。同为军医的颜学庸是马旭工作上的好伙伴,两人都喜欢搞发明创新,共同的理想让他们走到了一起。1963年成家以来,两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俩瞄准军队需求,攻克了许多科研难题。
官兵从高空降落,着陆时的强大冲击力容易造成腰部或踝部骨折。如何减缓冲击力,让战士安全着陆?
“这是我们发明的充气护踝,让受伤率大幅降低。”马旭从箱子里取出一双军绿色的充气护踝现场展示,像袜子一样套在脚上,下降时充气减轻缓冲,降落后把气放掉。这项发明已在空降兵部队推广使用。
空降兵部队赴高原伞训,缺氧环境让官兵呼吸不畅。为此,马旭夫妇研制出高原跳伞“供氧背心”。为了验证效果,他们20多次从天而降,甚至在花甲之年还从高原跳伞。“供氧背心”填补了空降兵高原跳伞供氧上的一项空白。
几十年来,马旭夫妇的科学研究从未停止,他们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还完成多部专著。
节俭老兵,奉献一生
去年9月13日,马旭夫妇来到武汉一家银行网点,提出转账300万元。
从此,马旭向家乡捐款千万的消息,被媒体广泛报道。有人为老人的爱心点赞,也有人质疑巨款的来源。
马旭回应说:“这是一分一角攒起来的,我们俩舍不得花钱,一辈子穿军装,15元一双的鞋要穿很多年。70多年来,大部分工资都存入银行,再把利息算入本金,越存钱越多。”
除了工资,两老发表文章、转让科研成果,也有部分报酬,这些都成为1000万元捐款的一部分。熟悉二老的人说,不必怀疑千万巨款的来源。对自己小气,对他人大方,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今年4月8日,马旭再次向木兰县捐款,当天转账700万元。至此,她捐款千万元支持家乡办教育的心愿完成了。黑龙江省木兰县将建设一座以马旭名字命名的文博艺术中心,建成后将开展马旭事迹展览、革命传统教育等文化教育公益活动。
如今,马旭的事迹家喻户晓,许多地方邀请她参加各类活动,她大多婉拒。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部队给的,我只是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只要活着,我们还会继续攒钱、捐款,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国家。”
(作者: 编辑:周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