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坚守+改变:助推张虹站上最高领奖台
发布时间:2014-12-30 14:33:49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新华社成都2月14日新媒体专电 题:坚守+改变:助推张虹站上最高领奖台  新华社记者李华梁、史春东

  13日晚,名不见经传的张虹在索契冬奥会1000米速滑中荣膺冠军改写历史,这是中国代表团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在速度滑冰项目上获得的首枚金牌。赛前少人知晓的张虹为何能一鸣惊人,是什么让她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速度滑冰是基础大项,是最受欢迎、历史最悠久的项目之一,其地位与夏季奥运会上的田径类似。上次中国选手摘得这个项目的奖牌还要追溯到1992年,名将叶乔波在当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女子1000米和500米项目中获得两枚银牌,实现了中国军团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此后,中国军团的其他冬季项目开始纷纷开花结果捧金而归,但速滑项目的“窗户纸”却一直没有捅破。

  对于张虹此次站上最高领奖台,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肖天说,这是中国冬季项目的重大历史性突破。从1992年与金牌失之交臂算起,22年间,中国速滑选手每一届冬奥会都有亮点,但每一届都与金牌擦肩而过,这个等待有些漫长。

  22年的等待中,坚守与改变,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却一同推动着中国速滑选手重回巅峰。1984年,当时的国家体委筹备组建速度滑冰国家队,此后一段时期,以王秀丽、叶乔波为代表的中国运动员水平迅猛提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速滑项目已是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由于对新冰刀、新技术适应不佳,1998年长野冬奥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中国速滑运动员遭遇滑铁卢,连续两届未能获得奖牌。此后王曼丽、任慧、王北星等选手的崛起让中国速滑重燃金牌梦想。可惜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前的训练中,教练组的调整和安排稍欠火候,使得在最终比赛中王曼丽屈居亚军,任慧获得铜牌。

  接连的挫折没有击垮中国速滑人,希望正是在困境中孕育。尤其是近年来,中国速滑项目一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温哥华冬奥会铜牌得主王北星曾长期在国外接受外教的指导。

  与此同时,以冯庆波为代表的本土教练在坚守中也在做新的探索。在1994年冬奥会3金得主、挪威速滑名将科斯的启发下,张虹的教练冯庆波形成了自己的训练曲线理论体系。2008年,在苦练7年短道后,张虹转到大道,在冯庆波的带领下,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过去这个冬奥会周期,张虹进步很快,并成功地将最佳状态调整到冬奥会上。在赛前,张虹受到“重点保护”,“具备夺金实力”只有少数人知晓,“韬光养晦”也助张虹一臂之力。

  如果没有几代速滑人的坚守,别说张虹,整个中国速滑恐怕早已衰落。如果没有运动思路的改变、技术的突破,张虹也很难站上最高领奖台。坚守与改变,让张虹登顶,也将中国速滑推向了更美的远方。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