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举措为桂林脱贫攻坚“护航”
记者采访了解到,桂林市不少基层群众反映,干部作风更实了、扶贫资金使用更规范了。去年,桂林实现减贫7万多人,11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步伐明显加快。
“首先,我们进村入户开展‘地毯式’排查,”桂林市纪委副书记王列强说,桂林对扶贫领域每个项目、每笔资金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台账,共形成18大类198项清单,涉及民生资金133.92亿元,通过逐项清查,共归还、纠正和追缴金额2.32亿元。
其次,瞄准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开展针对性整治。王列强说,纪检人员针对财政系统进行执纪时,发现全州县6个乡镇财政所虚报、克扣、侵占涉农补贴资金,最终党政纪处分26人(次),涉案金额216.69万元,起到了较大震慑作用。
“以外,我们还建立巡察制度,将巡察监督延伸至基层,确保能找准‘关键穴位’持续监督。”桂林市纪委副书记韦秋燕介绍,全市共组织三轮巡察,覆盖11个县2个城区,29个市直单位,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553条,转立案280起。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部分干部套取危改资金、多个县区发改局长利用民生工程项目进行利益输送等案件都是通过巡察发现的。
桂林市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开展35次巡查调研,参加代表、委员达500多人,梳理移送问题线索48个。这一举措调动了最广泛力量,营造了监督的整体氛围。
(作者: 编辑: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