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领导同志在谈到高校思政课的变化时,讲述了调研中的新发现:根据抽样调查,有超过91%的学生认为从思政课得到启迪,91.8%的学生喜欢思政课老师;一些思政课作为慕课推上网络,受到全社会喜爱,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校思政工作的对象是人,本质上这是一项触及青年学生灵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政工作不是附带的、附属的、附加的,只有严谨细致地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培养出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的新时代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取决于在“传承”和“创新”上所下的功夫。
文以载道,书以育人。高校思政教育要给青年人讲些什么?首先要讲传统的传承。传统就是我们选择什么样道路的问题,它是一个民族、国家之所以走到今天的源泉,也是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只有明白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使思政工作不浮于表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并找到从现实进入传统的切入点。比如针对北京大学的学生,就可以从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讲起。蔡元培先生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先驱秉承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王选、屠呦呦等一批当代优秀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务实态度,都是启发青年人的重要思想资源。把传统融入教学,才能让思政工作有底气、有特色、有亮点。
当然,有内容也要有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才能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否则只会陷入模式化、概念化。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曾提出,在信息社会,人类走向后喻时代,知识的传递可能是逆向的,出现由晚辈向前辈传授的情况。以前做思政工作,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这种单向传播的效果不一定好。面对新变化,能否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活力和创造性,让他们也成为宣讲的主体?
还是以北京大学为例,有不少同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各类思政课堂上展现风姿。有同学曾7次到安徽农村陪伴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讲述她在大山深处看到的变化,向大家阐述青年人的社会责任;也有同学在大三结束时携笔从戎,归来后讲述自己进入雷锋班、获评“百名强军先锋人物”的故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一位同学,曾是一名90后女特战队员,在回忆2017年成功营救出亚丁湾被劫持人质一幕时,她真切地说,“我最自豪的时刻,就是听到被解救的外国船员们举着中国国旗,竖着大拇指对我们说,Thank you,China!”这些感人至深的讲述,成为思政课堂上最新颖、最鲜活、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深深感染每一个听课的学生,也为不少老师带来启发。
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必须把优良传统讲活,将传承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善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思政工作才能融入到青年人的精神血脉中,进而鼓舞他们伴随新时代的号角,树立起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
(作者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作者: 编辑: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