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阿妹戚托小镇的搬迁故事

发布时间:2018-08-10 17:11:13来源:当代先锋网

知道整乡搬迁的政策以后,陈红珍三番五次给老家的邻居和亲戚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搬迁的好处。陈红珍在亲戚朋友眼中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姑娘,在她的动员下,干塘村大干塘组59户人已经有45户签订了搬迁协议。

当初和陈红珍一起加入合作社创业的另外两位小伙伴如今都已经离开三宝,但她仍然坚持要把林下生态土鸡养殖项目做好。看着陈红珍终日为了合作社和乡里的搬迁工作忙碌,三宝彝族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刘金松常常提醒她要关注自己的个人问题,陈红珍却说:“等乡亲们脱贫了,我再脱单。”

4.搬家,也要带走文化

黄果、煤炭、杉木,这是三宝彝族乡的“三宝”,除此之外,三宝更有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人搬到县城,文化是否还能留住?

为了打消搬迁群众对迁入地的陌生感,留住文化的根,安置点以三宝人熟悉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命名。

阿妹戚托是源于三宝乡的一支群体原生态舞蹈,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在彝族姑娘新婚出嫁时,村寨中的女眷会相聚一起“以足传情”,用脚掌发出的踢踏之声节奏整齐,令人震撼,被誉为“东方踢踏舞”。

被誉为“东方踢踏舞”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

在老三宝人陇光国的心里,阿妹戚托并不是一支单纯的婚俗舞蹈,动感的艺术形式传达的是一套完整的道德教化体系。陇光国说:“除了表达女伴们依依不舍的心情,阿妹戚托更重要的是告诫新娘出嫁之后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尊重寨邻。”

阿妹戚托小镇的建设充分尊重了苗族和彝族的文化习俗,在苗族居民安置区别出心裁地依山打造了一座“牛头山”,在彝族居民安置区则打造了一座“虎头山”,安置区的街道均以三宝的村寨命名,让搬迁乡民能够在阿妹戚托的新家记住乡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