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支点》文章:“新三板”扩容下的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2-11-07 17:57:55来源:SRC-13

  小微企业“新生”

  “新三板”究竟有什么魔力?

  “新三板”是相对“老三板”而言的。 2000 年,为解决主板市场退市公司与两个停止交易的法人股市场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出面,协调部分证券公司设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之为“老三板”。由于在“老三板”中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要转到主板上市难度也很大,因此多年被冷落。

  为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这种柜台交易过于落后的局面,同时也为更多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份流动的机会, 有关方面2006 年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了新的股份转让系统,这被称为“新三板”。

  “资本是企业的血液,没有钱或者钱不够,企业要么死要么伤,都不是健康的体系。”先后操盘过多家公司的彭晓东对资本非常看重,公司的成长壮大,仅靠内部几个股东出资是远远不够的。

  “武大有机硅”前身是一家校办工厂,在2000 年改制成公司后,一直试图走资本化的道路。想上中小板,条件太苛刻;想进创业板,IPO 排队时间太长,且市盈率太高,投机味太浓,人容易浮躁,不利于小企业打基础。“就跟为小孩买衣服一样,一出手就买奢侈品牌容易滋生炫耀之风。”

  “新三板”的诞生,为暂时不符合主板及创业板上市标准或等不起排队时间的中小企业,打通了一条快速融资的渠道。

  投资界普遍认为,创业板建立初衷是为中小企业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实际上目前创业板的进入门槛较高,众多中小微企业达不到上市条件。而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定向增发等方式进行融资则相对要容易得多。

  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是“新三板”的主要功能之一。统计显示,中关村“新三板”试点6年来,挂牌企业达100 多家,定向增资总额17.29 亿元,培育扶植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