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新蓝海”
满屋都是茶香。彭晓东的电脑桌旁的茶几上,摆着一副茶具。烧水、烫茶杯、放茶叶、泡茶,他喜欢一边工作,一边品茶。
为什么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更容易获得融资?彭晓东用“茶理论”诠释:因为“新三板”公司“盘子”小,成长性高,收益稳健,正是投资机构钟爱的那口茶。
近年来,不仅像“武大有机硅”这样的高科技公司持续得到多家投资机构的关注和青睐,越来越多的券商也齐聚武汉打起了“新三板”的主意。
“现在,我们已经把‘新三板’作为公司的主推业务之一。”光大证券武汉紫阳路证券营业部总经理朱立新认为,从券商角度来看,当前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投机性太强,而“新三板”更具备投资价值,因为它给我们开辟了新的退出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0 多家投资机构、券商及银行蜂拥东湖高新区,着手布局“新三板”项目。
有业内人士给券商算了一笔账:券商扶持一家企业挂牌“新三板”,要收取委托备案费、改制费、推荐费和督导费,一般收费在60 万元以上,且督导费可持续收取5-10 年。另外,券商还可以帮助企业发债,如中小企业债等,按发债金额以一定比例收手续费。若成功推一家企业上“新三板”,券商将获利数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而扶持的这家企业若能成功转到创业板或中小板,券商更是如同买了原始股,利润瞬间翻几番。
在首批试点扩容的三个园区中,上海张江高新区有2 万多家企业,为“新三板”上市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有200 多家;天津滨海高新区有344 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20 多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武汉东湖高新区注册企业2 万余家,110 家企业已与券商签订“新三板”保密协议。
“巨大的潜力,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希望。”朱立新说,反观当前的主板,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很多都是高市盈率发行,还需要有个价值回归的过程,此时扩容的“新三板”,正是中国投资领域的“新蓝海”。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