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支点》文章:窥探“中国创意”筑梦之路

发布时间:2012-11-12 16:59:32来源:SRC-13

  然而,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创意及商业人才来开拓。但目前几乎所有的创意企业都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体制能否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

  曾珍,武汉四明印象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四明印象)总经理。

  与其他公司集群发展不同,四明印象坐落在环境清幽的校园里。国画出身的曾珍,将办公室打理得古色古香。“我老公说我很抠,办公室也是我一个人设计选材,但这都是成本。”曾珍说,自己宁愿把钱花在培训员工上。曾珍笑称公司员工从来不把她当作经理,一直“曾姐”“曾姐”地喊。

  四明印象总部在光谷创意产业基地,2009 年,曾珍却在湖北美术学院校园里设了一个点,每天在这里工作。这意味着公司要舍弃一大部分利润,脱离商业圈,与学校相结合。这源于她对于现有高校专业教育的困惑。

  “我现在也在学校任教,一直不太认同现在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方式。”曾珍表示,仅就动画专业来讲,现在的课程设置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技术化。

  前者过于注重讲授概念或者理论课程,后者则只是强调软件学习。两种模式下出来的学生,都缺少创意,想象力贫乏,作品也很难做精。

  “创意能力才是从事这个行业的灵魂品质!而不是仅仅会写论文或会玩电脑软件。”

  曾珍认为,现在高校的教材过于老旧,一些现在已经不再用的概念仍然在讲,讲课的老师甚至都不理解动画。“很多小孩学出来,有的连《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水墨动画都没有看过,很多实际的操作并不会。”曾珍说。

  由于不断接触全国各地市场,加上自己也在学校任教,曾珍经常会碰到很多怀揣着梦想的学生,大都抱着“一定要干这行”的抱负和态度。但是她认为,大多数专业学生对于行业的理解还不够深,很多并不是出于对创作的真正热爱。

  “我喜欢看动画片”,“我喜欢打游戏”,“这个专业很好玩”:这是曾珍得到最多的答案。

  “他们不知道有趣的背后实际上是个很枯燥的过程,你需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打下基本功。”她认为,现在学生对于行业的理解抱有了太多幻想,并不知道好玩背后其实是很枯燥的,比如模型搭建起来之后,动作则是需要一点一点做出来。

  曾珍表示,很多孩子对于自己的性格等方面是否适合这个专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并不清楚。“比如有些孩子是真心喜欢画画,即便一幅画要画很长时间,这种热爱是老师教不出的。”她说。

  动画专业的教育并不专业,且过于笼统,缺少细分。曾珍表示,就拿剧作来讲,应该设有专门剧本专业,而非只是笼统地讲一下课。

  “此外,高校对于此类专业来做这样的普遍教育是否合适,什么学校有相应的教学以及师资条件去开辟这样的专业,是否每个学校都开呢?”曾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她认为现在高校专业的设置还需要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和优势。

  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大量的模块化人才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