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武汉公交车票10年不涨反降 “价坚强”还有多少(图)

发布时间:2013-05-27 07:18:49来源:SRC-13

图为:10年来武汉公交车票不涨反降

  荆楚网讯  文/记者舒畅 邹媛 图/本报记者曹大鹏 实习生邹琪

  @楚天金报:#晒10年没涨价的东西#近10年来,似乎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涨价,热干面三四元一碗,羽绒服千元一件,房子上万元一平米……但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身边是不是有些商品和服务,并没有随着通胀而涨价,甚至10年来不升反降呢?大家不妨一起晒一晒吧。

  【一个样本】

  口香糖定格“青春的记忆”

  夕阳西下的黄昏,他总是静静等在宿舍楼下。看到她下来,他绽放了笑容,递过一片口香糖。那淡淡的甜味,仿佛融化了深秋的寒意。

  这是属于她的青春记忆。10多年来,每吃起口香糖,这个场景便闪现在脑海里。“如今我们都已成了家,但那些读书时的青葱岁月,又怎能淡忘?”昨日,在谈到“10年来什么没涨价”的话题时,武昌的刘小姐第一个就想到了口香糖。

  “当时,一支5片装的绿箭只要1.5元,他说是最实惠的零食。没想到,10多年来,这个价就一直没变过。”刘小姐感慨地说。多年来,仿佛身边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有时你甚至感到有些害怕,比如没买房的时候,我和先生每天都为房价猛涨而睡不着觉”。但有些物品,仍顽强地坚守着以前的价格,“就像口香糖,虽然它看上去无足轻重,但10年不变的价格,确实让我对于过去,保有一份美好的回忆”。

  【微博调查】

  200网友参与本报微调查

  像刘小姐一样,触物生情的人不在少数。

  近两日来,本报新浪、腾讯官方微博,针对“10年来什么东西没涨价”所做的一项调查,就引发网友集体“怀旧”。据不完全统计,200多名网友以回帖转发等方式参与此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没涨价物品中,有四成网友列举了生活类用品,三成网友列举了交通工具,另外三成网友则选择了零食。

  记者统计发现,网友们列举的几十种商品,大到汽车、电脑配件,小到食盐、肥皂、泡泡糖等。其中,生活用品类有:针线、灯泡、火柴、打火机、蜡烛、作业本等;食品类有:咪咪虾条、大大泡泡糖、无花果肉、袋装的食盐、酱油等;交通工具类有:自行车、公交车票等。

  有细心的网友还发现,部分商品如某些型号的饮料,虽然价格没涨,但分量却减少了;还有些商品如汽车、数码相机、手机等,不仅没涨价,价格反而还一路下滑。

  【消费者说】

  食盐打火机堪称“价坚强”

  昨日,记者走访了江城多家连锁超市发现,日常生活用品中,食盐、洗衣皂、打火机等都没涨价。

  汉口常青花园的胡阿姨对此深有感触,虽然食盐的品牌蛮多,但价格一直是1.5元一袋。平常手洗衣服用的肥皂也一直没涨,价格在2.8元-4元之间。

  在武昌某高校超市,大三学生小谢说:“小浣熊干脆面,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包装也更洋气,但还是卖1.5元。”“现在什么都在涨价,但常吃的零食却没涨,感觉很幸福。”记者了解到,真知棒棒糖售价0.5元,娃哈哈AD钙奶售价1.5元。此外,咪咪虾条、大大泡泡糖、易拉罐装的可乐和辣条等零食价格都没有大的波动。

  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10年来降价很厉害,不少市民深有感受。汉口某外企的何女士告诉记者,她购买的一部苹果4s手机,价格超值,“500万像素,8GB内存,价格才4000多元”。15年前,她所在公司的部门经理,为了进行贸易洽谈,在香港花费2万元,买了一部摩托罗拉“大哥大”,入网费6000元。“那时有它在手,吃饭喝茶谈判,往桌上一放,立刻引来无数羡慕的眼光。”

  【供货者说】

  手机当作白菜卖

  公交车票没涨价,已成网友共识。武汉公交车票,还先后两次推出优惠方案。

  据武汉公交集团负责人介绍,2009年1月1日,市民乘坐1.2元票价的公交车时,投币和刷卡优惠均只需1元。从2010年2月1日开始,武汉市公交优惠新方案出台,其中普通车刷卡由0.9元优惠至0.8元,双层车由1.4元优惠至1.3元,高等级空调车由1.8元优惠至 1.6元。

  竞争的加剧,让电子商家不断降价赚人气。在武昌广埠屯资讯广场,一商铺店主自嘲,“手机当作白菜卖”。他说,市民选择范围越来越宽,不仅可以在内地买,还能在香港、澳门等地,甚至在网上代购,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自然下降。

  而超市售货员则告诉记者,日用、副食品生产工艺成熟、原料低廉,且竞争激烈,因此价格变化不大。“相比较而言,百货就涨得多些。”

  【专家观点】

  三大主因造就“价坚强”

  价格10年未上涨,除了卖方说法外,还有哪些深层次原因?记者就此采访了本报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的黄汉民教授。

  黄教授指出,物品价格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原材料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打火机和部分小零食,原材料成本低,市场竞争激烈,属于非紧俏商品,价格涨幅不大。而肥皂、酱油等日用品,不仅出现洗涤剂等多种替代品,而且在市场上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所以涨幅也不大。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也降低了成本,从而成为某些产品“抗通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在数码产品、家电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中表现最为明显。此外,像食盐和公交车票价这样的公共服务类产品,因关系民生,一般属于政府定价,或有政府补贴,当然能保持亲民价格。

  多元化消费已成为趋势

  那么,如何看待“价坚强”?它对我们的消费观念有何启示?本报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应斌教授认为,10年间,国内中低档家电,价格确实有所下降,但高档、智能化的产品,仍然价格不菲。“我们在看这些10年没涨价的产品时,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要不就是它成本低廉、技术含量不高;要不就是技术更新很快,工业化生产规模很大。”因此仅仅从“价坚强”中并不能看出消费观念的变化。

  应教授表示,实际上,国民收入的提高,直接导致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上升,人们的消费观正向多元化发展。特别是80后、90后渐渐成为主要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习惯跟父辈不同,更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所以高端、定制的物品价格仍然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