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荒置已久的江汉饭店院内一片萧瑟
图为:承载着昔日辉煌的门牌
图为:充满法国味道的特色门廊
□文/本报首席记者乔奇 图/本报记者邹斌
这块地的价值,已超2亿。地上的酒店,将近百年。
但从2011年3月以来,这座曾被视为大武汉高星级酒店代表的院落,一直荒芜,闲置3年,至今未有任何起死回生的迹象。
江汉饭店,正在遭遇其自1914年建成之后最长的歇业期。
经历了1984年和1992年两次合资改制,之后是短暂的辉煌和持续的亏损,附带合资双方、管理层内部之间无休止的“相互折磨”。30年来,在体制、管理和市场的摔打中,“天赋异禀”的江汉饭店,错过了一个又一个重回巅峰的时间窗口。
黄金路段百年名店闲置三年
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初期,这座饭店,一直是大汉口最为高级的旅馆。到了2001年,尽管由盛而衰,仍然位列“四星”之列。
近3年来,在这片寸土寸金地段,百年的招牌却只能空守寂寞。胜利街245号的老院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已是12月,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245号,青藤仍爬满院墙。
水泥砌死的大门内,“江汉饭店”四个金字,风拂已久,落满灰尘。
位于蔡锷路上的饭店侧门,依然有人留守。记者走进院子,门卫的脸上露出一种久违陌生人的惊讶。
今年58岁的老于原是江汉饭店的厨师,在饭店工作了38年。30年前他根本没有想过,临近退休之时需要以门卫的身份,为工作了一辈子的酒店默默留守。
这里不远处就是汉口江滩。人来人往的街头,很少有人会关注这栋人去楼空的庭院。实际上,当1900年犹太建筑师史德生拿出图纸之时,这里就是当时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1914年,史德生建成了这座高三层的法式建筑,取名“德明饭店”。
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初,这座饭店,一直是近现代以来大汉口最为高级的官方旅馆。1954年,“德明饭店”更名为“江汉饭店”。
更名之后,江汉饭店成为新中国外交和重要政治接待活动的一个缩影。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来华访汉的各国首脑几乎都到过这里。而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依然是武汉最火的酒店之一。到了2001年,尽管由盛而衰,它仍然位列“四星”之列。
繁华如过眼云烟。
2011年3月,随着香港合资方的撤出,江汉饭店完全停业。新股东“合汇置业”以2000万元的代价,获得酒店51%的股份,成为新的大股东。
然而至今近3年,这里依然是一片萧瑟。
门卫老于说,现在饭店有20多名留守人员,更多的在编人员则早已散若流沙,自谋生路。
20年来,老汉口的新酒店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此地不远,一家知名五星级酒店的楼顶就闪耀在千米之外的天际。然而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段,占地近10亩坐拥百年招牌的江汉饭店,只能空守寂寞。
胜利街245号的老院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