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在直通车前的三道关
湖北日报讯 蔬菜直通车为何多处受困?深层次原因是与菜市场等基层旧格局发生利益冲突,区、街相关部门又没能及时出手解决。于是,选址、占道、营运,步步“惊心”。
第1关:选址
审批来回“翻烧饼”
武汉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称,市政府2011年181号文件规定,蔬菜直通车进社区停靠点由区政府调查、确定,“明确固定停靠点,协助经营者顺利进驻”。
实际操作中却不是这样。“2012年3月,我们在区里办完申请手续,等候选点通知,几个月过去,却没有动静。”江南片蔬菜直通车运营企业负责人周志峰上门沟通,被要求先与街道、社区协商选点。周志峰派人多方协商,终将街道、社区初步同意的点位上报区里。“街道、社区出于多种考虑,选点要么在小区里,要么上了主次干道,城管又不答应。”于是,选点工作继续“翻烧饼”。“社区、城管博弈的结果是,直通车点位多数挤进居民小区内部,那里规模小、停车难,无法经营。”这样,两年下来,江南片116个直供点只批下41个点。
武汉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出现这种状况,还是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方面,各区与分管市长签的目标责任状弹性太大,只有“绩效考核”、“排名通报”和“约谈”,约束力不强;另一方面,蔬菜直通车选点流程责任模糊,一些部门不负责任,任其自生自灭。
他们建议,将各区直通车正常运营的天数纳入考核目标,加大问责力度。
第2关:占道
城管左手推右手挡
蔬菜直通车上街卖菜,离不开城管部门的支持。
事实上,城管正是蔬菜直通车相关文件联合签署的部门之一。该文件规定:城管部门应协调各街道、社区支持蔬菜直通车正常经营。多方协调会也要求城管给蔬菜直通车上街开绿灯,明确规定直通车占道不纳入“城管革命”第三方考核。
实际执行时,这些信息在传递中发生误读。武昌区城管委就认为,蔬菜直通车占道会影响城管工作考核,还会引来更多摊贩聚集,增加治理难度,“蔬菜直通车应进小区内摆摊,不宜占道经营,更不能上主次干道。”
也就是说,城管部门正扮演一个滑稽的角色:它既是蔬菜直通车的坚定推手,又是最有力的阻挠者。
对此,武汉市农业局市场信息流通处处长胡体良说,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蔬菜直通车的意义,“北京的蔬菜直通车可停在长安街,深圳可停上深南大道,武汉为何不行呢?”
第3关:营运
尽量与菜场保持距离
南湖农贸大市场负责人吴强称,蔬菜直通车对菜场影响很大。“相对于大市场,蔬菜直通车直销点销售额无足轻重,但无租金经营却让市场内摊贩眼红。摊贩要求降摊位费,我们很为难!”
有些菜市场负责人直接找到城管、社区,希望“请走”直通车。
武汉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称,新旧业态冲突早有预料,也做了预案。《武汉市蔬菜直通车进社区监管试行办法》规定,蔬菜直通车停靠点应距离集贸市场有一定距离,尽量不影响菜场正常经营,尽量设在农产品商业网点缺乏、配套明显不足的地方。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武汉蔬菜直通车维持在300个点,暂不增加,也是给各方一个调整期;利益冲突没有完美解决方案,“只能循序渐进,引导有序竞争。”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