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湖北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创新成为支点建设驱动力(图)

发布时间:2014-11-13 07:08:41来源:SRC-13

光谷之夜。 (记者 张朋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周呈思 彭小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湖北时,殷切期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明确了湖北在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战略定位,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引领力量。

  一年多以来,全省上下按照习总书记“四个着力”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科教、区位等比较优势,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各项经济指标“逆势飘红”,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支点建设成效显著。

  今日之荆楚,其行进也迅疾,其气场也浩荡,湖北人民正奋力书写中国梦的“湖北篇”。

  从今日起,本报围绕“聚焦发力、建成支点”这一主题,推出系列报道和专版专栏,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湖北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努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生动答卷,敬请关注。

  希望各地、各部门将自己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征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作为、新典型等,向本报推荐予以报道。

  创新——对市场、资源、人力、制度的拓展与重构,正成为湖北经济转型升级、驶向“蓝海”的主引擎,并牵动民生保障、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的深刻变迁。

  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步入调整期、转型期,今年,国内投资增速为12年来新低。

  然而,逆势奋进,湖北经济依旧保持前冲力。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74.15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企业盈利水平在全国和中部领先,居民收入继续跑赢GDP,城乡一体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38.48元,同比增长11.1%。

  托起这份“成绩单”的,是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强大气场,是一元多层次战略的强力引领,是重大项目的全面支撑……而创新与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尤其引人注目。

  展望四季度,省统计局发言人、副局长吴中志表示,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湖北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运行质量可望进一步提高。

  创新——对市场、资源、人力、制度的拓展与重构,正成为湖北经济转型升级、驶向“蓝海”的主引擎,并牵动民生保障、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的深刻变迁。

  产业后浪推前浪,过“重”的GDP变“轻”了

  11月7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正式宣布,其刚刚完成收购的摩托罗拉手机产品最快明年上半年转入联想武汉基地生产制造。同一天,位于光谷高新四路的联想全球移动互联基地,门前竖起了彩色的“HELLOMOTO”(摩托罗拉经典广告语)雕塑。

  不止是联想。不久前,总投资达160亿元的TCL集团华星光电中小尺寸面板项目,在武汉光谷破土动建。这是武汉近5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其投资额甚至超过此前的通用汽车等“大块头”项目。

  追随该项目,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易伟华专程来光谷签约入驻。有人问,现在产业形势这么低迷,你还敢来投资?易伟华笑称:“华星160亿元都敢投,我为何不敢?智能手机消费正爆炸式增长,我对这个行业有信心!”

  10月10日,阿里巴巴与武汉市商务局、卓尔汉口北电商公司签署协议,共建阿里巴巴武汉产业带,推动武汉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这是阿里巴巴继菜鸟、淘宝商学院之后在汉谋划的又一力作。

  今年以来,类似“高大上”项目次第落地,为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全省转型大战略提供重要的增量基础。

  硬币的另一面,是今年1月至7月,钢铁、有色金属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由2013年同期的29.1%降到27.7%。钢铁产业原来是武汉的第一大产业,现在已经居六位之后。

  “当前,钢铁、石化等优势传统产业的比重正在下降,汽车、装备制造、食品等支柱产业在转型中发展,而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明说。

  肖安明介绍,我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2.8∶50.3∶36.9,变为2013年的12.6∶49.3∶38.1,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以前过‘重’的GDP,现在变‘轻’了,说明经济结构调整,正在起效!”他形象地概括。

  企业手握核心技术,一步步迈向价值链高端

  刚刚闭幕的光博会上,光谷一家企业的可360度旋转“激光华佗”,正在为残损的机械叶片“疗伤”。这是一台智能化柔性激光熔覆机器人,只需将受伤机器的图纸输入电脑,“华佗”的机械臂就能伸到任意部位,并用激光将材料粉末融化,层层覆盖在损伤部位,还原如初。其原理,正是当下最热门的3D打印。“北斗的精度和速度检测结果,泰方很满意。”9月16日,中国—东盟北斗技术转移研讨会上,泰国科技部地理空间局局长阿诺德·斯尼德旺斯表示。作为践行中国“北斗走出去”战略的领军企业,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到2016年在泰国全境建设200多个基站。

  这些手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迅速崛起,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同时,正改写湖北乃至中国的产业版图,同时也是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助燃剂。

  宜昌市点军区江南大道,柏斯集团三角钢琴生产基地。一台台外表铮亮、线条优美的三角钢琴整装待发。这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钢琴专业生产工厂,产品远销德、奥、英、美、日、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宜昌年产钢琴5.7万多台,全球每7台钢琴中,就有1台“宜昌造”。

  武重集团公司总经理郑英军记得,去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武重车间,勉励武重人自主创新、实现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强劲增长。如今,武重的研发领域,由重型机床扩大到大型的高档精密结构工程和国防军工领域,并且拓展多元业务,产品打入了俄罗斯。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的阳逻港,正在迎来“外向时代”。近日,阳逻港开通了到泰国等东盟四国的试验航线,这个内陆新港将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出海口、中部的国际门户,呼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今年1至10月,武汉新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 1.25亿吨,同比增长11.36%,其中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1万标箱,同比增长18.81%,增速位列长江干线主要港口“第一方阵”。

  与“走出去”战略对应,我省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今年截至7月,先进制造业已完成投资344.7亿元,投资完成率环比提高8.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投资领跑了全省投资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民间完成投资12111.2亿元,增长24%,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速3.7个百分点。

  制度日渐亲民亲企,激发释放创新原动力

  湖北是科教大省,普通高校数量居全国第四。为了培育创新基因、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我省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

  2013年12月,省政府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对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处置方式、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历史性的改革,被誉为“十条新政”。为将新政落到实处,省科技、检察、财政、人社、地税、知识产权部门在省政府的协调下,分别制定了实施细则,从法制、投资、产权、社保与福利等多方面促成果转化。

  武汉则在全国率先出台科技成果转化“黄金十条”,把科技人员收益权的比例提高到70%至99%,去年,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骆清铭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被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买断,成为“黄金十条”兑现的最大一笔收益。

  这一系列组合拳,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卡脖子问题,也让湖北日益成为人才集聚的沃土,尤其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逐渐有赶超东部沿海之势。

  改革,放权,让市场说了算,这样的价值取向,让制度日渐亲民亲企,激发、释放市场主体的创新原动力。

  5个工作日,接受行政审批申请104件,受理91件,办结91件,办结率达100%。这是10月襄阳市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一枚印章管审批”新体制的第一份成绩单。

  今年三季度以来,武汉东湖高新区连推多项审批新政,拉开学习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大幕。其中,“四证联办”、“先照后证”和启动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均涉及工商审批;13项内资准入负面清单,则为市场准入大幅松绑。

  今年以来,全省工商、税务等部门也大力实施改革,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准入提供便利。到9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381.1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9.26%;上半年,全省市场主体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位、中部第一位,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中部第一位。

  10月29日,鄂西北林权交易中心、襄阳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正式运行。这是华中地区首家专门从事林地使用权交易的市场,也是继武汉市之后,我省成立的第二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

  产权交易,让农民的死资产、虚资产变活、变实。襄阳市樊城区居民魏军,就将近300户农民的1.8万亩林权和1000亩土地经营权流转到自己名下,已在3家银行拿到1500万元贷款。

  创新生态“硬考核”,绿色GDP是“硬政绩”

  今年,“梁子”大河蟹销售规模有望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湖区“一票否决”的治污硬招。

  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撤职!严苛的政绩考核规定,让梁子湖区坚持苛刻的招商准入制度、不留退路的“生态底线”:该区平均每年拒绝相关投资近10亿元,同时,连续3年投入1.25亿,实施农村连片整治,打响“生态保卫战”。

  舍得“牺牲”,切断黑色GDP;舍得投入,创造绿色GDP。做好“加减法”,核心在“管”。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由省人大全体代表审议表决高票通过的《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实行水污染防治行政首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和水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多项措施前所未有。

  今年,湖北生态省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各级党委政府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根生死线,各地“硬考核”举措频频:十堰出台《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实施办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咸宁引进项目,“绿色”指标不合格不批;黄石推行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绿色约谈”、“生态问责”制度……

  “管”的同时,“治”的威力也在显现——

  上半年,全省检查企业和建设项目7654家次,立案查处307家,关闭取缔企业25家。截至目前,全省关停并转涉重金属污染企业58家,安全处置废弃农药2247吨,收储放射源2000多枚。

  建立环境执法和司法联动新机制。环保部门全国率先与公检法部门联合发文,立案查处环境刑事案件9起,抓捕涉嫌犯罪人员34人,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环保执法“零点行动”,检查企业1377家,立案查处307家,责令停止生产或停产整顿企业66家。

  去年9月底,黄石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环保警察,建立完善了环保、发改、监察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环保、纪检、公安、司法部门联合办案工作机制。支队成立至今,查处生态犯罪案件8起,生态治安案件5起,抓捕环境领域违法犯罪嫌疑人31人。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民生难题路子更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经济逆势增长,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先决条件。去年,我省财政支出四分之三用于民生。今年,民生支出有增无减,目前已争取到中央和省级民生资金为去年全年总额的91%。

  而创新社会管理,则让化解民生难题有了依托。

  宜昌市西陵区北正街社区44号居民老陈,下岗后与妻子靠一家小店为生。去年12月,母亲因病住进了医院。儿子面临期末考试,吃饭无着落,功课无人管。“格格”项晶得知后,主动提出帮老陈带孩子,让他专心做生意、妻子安心照顾病人。每天下班后,项晶抢着帮他接孩子,为孩子做饭、辅导功课。

  有困难,找格格。1100多个像项晶这样的“格格”活跃城区。他们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每个人从出生、入园、入学、就业、结婚、生育、养老,一直到去世的全程跟踪和管理服务。

  我省各地积极推广“宜昌模式”。目前,全省共聘请专兼职网格员30万人,全省社区网格实现全覆盖,90%的村完成了网格化建设任务。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依托大数据平台,下沉力量到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做到直管到人、服务到位。“医疗纠纷是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之一,处理不好,容易激化矛盾,引起群访、缠访等问题,由退休法官、十佳律师、医学专家组成的‘第三方’调解,容易取得医患双方的认同和信任。”襄阳执业律师李建敏介绍,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所有的调解,都不收医患双方一分钱,办公经费由市财政支付。

  成立“法律诊所”、推选“首席调解员”、成立调解中心、购买社会服务……各地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通过服务实现柔性管理,前置处理社会矛盾,将矛盾消融在萌芽状态中。

  去年,我省在全国先行先试,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参保居民全覆盖。统计显示,去年2.3万人领取理赔金1.5亿元,最高报销金额为31.97万元。

  今年,省人社厅继续探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职工大病保险和门诊统筹,推动农村地区企业、家庭服务企业和新兴网络服务企业等参加工伤保险,力争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00万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人员续保缴费率达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