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长江中游建设特大型城市群 大武汉迎来大机遇

发布时间:2015-04-06 07:34:59来源:SRC-196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规划》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扣协同发展主线,突出重点合作领域,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明确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到2020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三是产业协调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共建生态文明。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五是公共服务共享。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六是深化对外开放。把握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为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规划》强调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完善规划实施评估和督促检查机制,并要求各有关方面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工作,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

  长江上中下游都有了国家城市群

  大武汉迎来大机遇

  昨天,新华社发布: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武汉晚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多位省市专家学者,就武汉如何抓住这一城市发展重大机遇展开讨论。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

  武汉城市发展的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是武汉城市发展的新机遇。

  规划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将成为武汉的新方向与新动力。实现这一蓝图,核心是三省如何协同发展,三省共同构建幕阜山生态屏障,共同申请国家级生态保护区,这会成为中部协同发展的一个好开局。未来,三省间还会开展基础设施、科教、文化、经济等多层次融合发展。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

  武汉要有敢为龙头的担当

  秦尊文曾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研究和编制。他认为,武汉作为中三角名副其实的龙头,应有自己的担当:做先行先试的龙头、协同发展的龙头和两型社会建设引领的龙头。

  他认为,这一规划的批复,让长江经济带的三大板块都有了单独的国家规划。2010年5月,国务院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1年3月国务院通过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要求“加快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长江的一头一尾都有了国家规划,而如今中部终于也有了,定位是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三大跨区域城市群的确立,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市是上海,成渝城市群的龙头城市是重庆,而上海、重庆都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头武汉也应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张东教授:

  武汉要发挥制度创新优势

  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武汉地理位置优越,是中部的中心,高铁的开通也让交通更为发达;在三个城市当中,武汉属于特大城市,人口超千万,高校、科技资源丰富,工业需求量大。

  武汉要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近年来,武汉还有新的制度上的优势,软实力较高;武汉开放程度也相对较高,如大力打造中部金融中心,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外资企业进入强度也非常大。

  湖北省发改委中部办副主任守同发:

  公共服务一体化不是梦

  《规划》对于打破行政壁垒,带动城市群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推进深化改革和城镇化建设都有重要作用。目前省际之间已经开展很多合作,如异地医保卡的使用、公积金互认、公路服务合作等等。未来三个城市群之间将向“5个一体化”方向发展,促进共建共享。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等。

  网友热捧中部城市群:

  “大武汉,机会来了”

  网友“牧童”说,江西早就盼望国家能给这片红色土地规划宏图,江西人以后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挥汗如雨,大鹏展翅。

  网友“笑对人生”说,大武汉!机会来了,好好把握哟!勤劳智慧的湖北人民有信心有能力给党中央一份满意的答卷!人杰地灵的大武汉在不远的将来定能超东京赶纽约不是梦。记者齐翔 宋丹丹

  武汉城市圈

  简称为“武汉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环长株潭城市群

  总面积9.9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GDP占全省79%。城市群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外围分别发展常德、岳阳、衡阳、娄底4个次级城市圈(带)。其中,长株潭都市区的区域范围除长沙、株洲、湘潭主城区外,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及益阳市中心城区均被纳入其中。

  环鄱阳湖城市群

  华中地区著名城市群,主要是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环绕鄱阳湖的城市组成。按照包含范围的大小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环鄱阳湖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致力打造成为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极。

  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大环鄱”):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

  狭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小环鄱”):主要包括江西省5个城市环鄱阳湖城市,分别是景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共30个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