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湖北经济30问]湖北制造,如何迈向二〇二五

发布时间:2015-07-13 15:39:04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记者 甘勇实习生 周文静 马尚

  问:推进《中国制造2025》,湖北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权威人士:湖北多重机遇叠加。一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互联网+”等系列国家战略叠加共振的政策优势。二是制造业良好基础的比较优势,湖北制造业底盘大、基础好,产业链较完整。三是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后发优势,可同步推进工业2.0、3.0、4.0“并联式”发展。四是科教资源富集的创新优势,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但湖北与制造业发达地区还有差距:产业层次不高,大多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智能制造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足,基于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教优势发挥不充分,企业研发投入不够,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问:推动智能制造,我省有哪些举措?

  权威人士: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一是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出台智慧湖北发展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推进楚天云等重点建设工程。

  二是培育智能制造生产模式,促进工业机器人规模应用。

  三是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推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

  四是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如,以武汉新芯为平台,加快把武汉光谷建成我国最大的储存芯片基地。

  五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推进武汉国家软件名城建设、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

  【经济微评】

  制造强国不是梦

  □ 甘勇

  《中国制造2025》,开启了制造强国的新梦想。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世界强国必然是制造业强国。

  然而,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任重道远。

  看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看国外,经历过金融危机洗礼的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德国,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英国,设立先进制造、成形技术等7个“高价值制造推进研发中心”;众多新兴国家也加快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制造”中低端产业形成冲击。

  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制造业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依托。打造制造强省,助力制造强国之梦,湖北永不止步。

  【记者调查】

  制造强省,离我们有多远

  推进升级,面临四只“拦路虎”

  《中国制造2025》,描绘出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路线图。制造业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依托。

  然而,打造制造业强省,推动工业升级,面临四只“拦路虎”。

  一是总量规模不大,工业化水平不高。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在中部低于河南居第2位。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与户均营业收入规模低于全国平均(全国为2.9亿元/户,湖北为2.8亿元/户)。我省工业化率45.3%,发达地区达50%;工业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仅为3.6%。

  二是产业层次偏低,结构不优。工业结构仍然偏重,重工业占63.9%;产品主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条不完善,配套能力和加工延伸不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工业增加值率为29.5%,而发达地区可达到35%,湖北在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研发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偏低,只有1.81%,低于全国2.09%的平均水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四是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全省能源消耗占全国5%,但工业占全国的3.5%,单位产品能耗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这些长期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破解。”省经信委表示。

  技改领跑,传统产业再塑新优势

  劲牌枫林酒厂的车间里,传统的肩挑背驮、挥汗如雨的酿酒方式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动的酿酒设备。120多名工人,轻松完成了过去600人的工作。

  中药材数字化提取,小曲酒酿造新工艺,基因芯片技术应用……超过20亿元的技术改造投资,让传统酿酒业成为充满高新技术的现代制造业。

  技术改造,为传统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今年上半年,在酒类行业增长普遍放缓背景下,劲牌销售收入保持了13%以上的快速增长。

  技改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东风商用车公司DCI11发动机技改,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发动机短板,产品升级换代;武钢二冷轧技术改造,打破国内家电彩板进口垄断;宜化集团通过技改,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联碱生产基地。

  技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武船通过技术改造,造船周期由26个月缩短到12个月;湖北通达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产业化项目,使柴油机排放达到欧四标准;湖北鼎龙新材料技改项目,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0项。

  省经信委介绍,去年我省技改完成投资3871.60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超过10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一。今年1-5月,全省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148.15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并联驱动,“互联网+”助力后发赶超

  省经信委介绍,针对湖北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层次结构差异较大的特点,将采取“并联式”发展的模式,即加快2.0补课,3.0普及,同步推进4.0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以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显示面板、软件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北斗产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十大新兴领域,力争培育30个新兴领域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打造100家行业骨干企业。

  集中优势,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我省重点建设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的1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工业强基专项行动,重点对接电子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重大项目,加大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和基础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力度。中三角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开展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用互联网+制造业,带动新一轮制造业发展。”省经信委负责人说,我省将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培育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制造业向创新驱动型、质量效率型、绿色低碳型、智能融合型、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