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长江中游“四兄弟”抱团发展 且看湖北如何给力

发布时间:2017-04-10 17:06:34来源:湖北日报网

  湖北日报网综合 一江串起四颗明珠,4年前,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城“牵手”,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今天,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五届会商会在湖北省武汉召开,四市党政“掌门人”再聚,共商抱团发展大计。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且看湖北如何作为。

  打通水陆空交通网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武汉新港阳逻港区 新华社资料图片

  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武汉新港时表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为了复兴“黄金水道”,湖北突破行政区划藩篱,整合4市港口,超前构建能堪服务中西部重任的武汉新港,目标直指“亿吨大港,千万标箱”。

  江海直达,则是武汉新港探索与下游洋山港合作联动的一个尝试,大大缩短了华中物流“接驳”国际的时间,形成的货物聚拢效应持续发酵,如今已成品牌航线。

  按照现代物流模式,通过水水联运、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等方式,吸引长江中上游更多货源来汉中转,武汉新港服务半径由200公里延伸至1000公里。

  除了长江水运的布局之外,湖北还大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速铁路网、城际铁路网、航运中心、航空运输网和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铁路方面,启动建设沿江高铁、沪昆高铁和九江至武汉、武汉至西安等快速铁路,规划建设武汉连接青岛、昆明、厦门、宁波等方向的快速干线;加快建设以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为中心,快速铁路为主通道的城际交通网,构建四市相互通达的2小时交通圈。

  探索碳排放权交易跨区域合作 为治理城市病提供有益借鉴

  发展碳市场是治理城市群中城市病的有效市场手段。通过对排放进行总量控制,运用市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不仅能够增强产业的集中度和技术先进度,增强产业的竞争力,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社会减排成本,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减排的积极性。

  从2011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就在全国展开了7个碳排放权试点。作为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14年4月开市以来,其成交量、流动性等指标在全国领先,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湖北已与山西、安徽、江西等中部非试点碳交易省份签订了“碳排放权交易跨区域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立法先行制度创新 湖北为共抓共建长江生态提供样本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

  近年来,湖北通过顶层设计、政策保障、齐抓共管等方式,逐渐形成了共抓共建长江生态的强大合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较大成效。

  在顶层设计方面,湖北现已逐步衔接、形成了“1+5+N”的规划体系;在政策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等,为“共抓大保护”提供了政策保障。

  湖北省还加强区域协同,建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协调会制度和长江中游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研究和商定包括长江生态保护在内的重大事项。同时,推进各部门齐抓共管,推行“湖长制”“河长制”,实行综合执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长江生态保护修复。

  湖北自贸区建设起步 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

  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湖北自贸区”)正式挂牌。湖北、武汉努力4年终结硕果。

  总体方案中的相关内容均为湖北自主提出,且含金量较高。包括: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高地的综合优势,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转型升级。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政府以产业链为纽带,共同在自贸试验区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转移引导基金,共建电子信息、汽车、高端制造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造船、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通用航空制造基地,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通过自贸试验区的高度要素集聚,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推行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统筹研究部分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政策,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