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蔡朝阳 谢慧敏 李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被推向重要经济位置。
今年,武汉首次提出发展“新民营经济”,如同一辆“重型卡车”驶向轻型灵活的“新能源汽车”。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苏南模式,造就了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而温州模式让家庭作坊的小商品走向大市场。“新民营经济”的武汉模式,又将带领城市经济走向怎样的未来?
“新民营经济”的武汉思路
民营经济发展不足,一直是武汉的短板。
数据显示,去年,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仅占GDP的42.5%,不仅远低于杭州、深圳等城市水平,也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目前,武汉百强民营企业中,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仅60家;全市高科技民营企业1900家,远低于深圳8000多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仅8家,而杭州则有50多家。“国有经济这条腿长,民营经济这条腿太短。”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提及武汉经济结构现状时表示,这座城市,应该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民营经济的“新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年初,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首次提出要发展“新民营经济”。经调查研究,形成了发展新民营经济的基本共识、总体思路、政策举措。
6月13日,武汉召开新民营经济发展大会。陈一新在会上表示,要努力把武汉打造成新民营经济集聚地。
主攻方向,正是以“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光通信、5G、量子科学、脑科学等新技术;移动互联、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智慧物流,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共享出行、共享空间、新零售等新商业模式,是新民营经济的典型基因。而新近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等新“四军”,成为新民营经济的主力军。
十九大报告提出,应“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发展新民营经济,既是对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城市呼应,也是打造创新型城市、富民兴汉的一次转型实践。
新政背后的武汉决心
今年7月,武汉发布《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试行)》16条新政,从产业、科技、人才、投融资等方面,全面支持新民营经济发展,条条诚意十足。
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最高补贴500万元封顶;鼓励支持企业首台(套)产品研发应用,凡购买该市民营企业在汉研制生产的国内首台(套)新产品,武汉市财政按产品单件实际价值的5%至10%给予一次性补贴,200万元封顶;将武汉小微企业融资应急资金规模扩大至5亿元。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强化民营企业人才住房保障、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合理降低企业社会保障成本、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一系列举措,直指民营经济的成长之痛。
在产业政策上,武汉支持建设新民营经济园区和创新街区,探索产业用地管理;改革奖励激励方式,坚持“亩产论英雄”,以税收贡献、创新投入、品质提升等为主要依据,奖励住房、落户、医疗、教育等指标分配权。
此外,围绕创新驱动,武汉还将引导支持民营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力争到2021年,全市实现“4个70%”,即70%研发机构建在民营企业、70%研发人员在民营企业、70%科研投入来源于民营企业、70%专利产生于民营企业。
围绕新民营经济,武汉东湖高新区随后出台“新民营经济八条”新政,设立5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促进新民营经济发展,这是光谷目前发出的最大产业“红包”。凡各类新“四军”创业人才在光谷落户创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
江岸区也推出了发展民营经济“黄金20条”政策,着重从投融资全链条入手,帮企业破解融资难。
经济转型的武汉答卷
10月底,武汉新民营经济招商大会迎来闽粤港专场,来自福建、广东、香港的130余位企业家齐聚江城,现场签约总投资达1358亿元。
这是继9月初成功举办上海浙江商会专场后,武汉对全国的民营企业发出的又一次城市邀请。在那次由郭广昌领衔的武汉之行中,11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292亿元。
4日,近500名校友,携超过40个签约项目,回到母校武汉理工大学,签约总金额突破2600亿元。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场校友资智回汉,投资总额累计已超过4000亿元。“新民营经济”释放出的城市感召力,却远不止校友。
今年以来,19家一线城市互联网企业进驻光谷,形成了独特的“第二总部”现象。
小米、小红书、海康威视、摩拜单车、ofo小黄车、慕声科技、跟谁学、江民科技、尚德机构、猿辅导、东方梦幻……
当这些“第二总部”的创始人被问到,武汉吸引他们大迁徙的要素究竟是什么,答案惊人一致——不是土地,不是税收,而是人才储备和开放的政策,是重商、亲商的新经济生态环境。
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说,总部经济对上下游乃至整个产业、资源的配置,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它将直接带来几大效应:一是税收,二是产业乘数效应,三是高层次消费和就业。武汉提出发展“新民营经济”,为区域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
近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发布“2017光谷高科技高成长20强榜单”。“独角兽”斗鱼直播以3年700倍的增长,位居榜首。德勤武汉负责人范宏彬说,斗鱼是一家从广州搬回武汉的互联网公司,其高速增长说明武汉的环境并不比一线城市差。2014年刚创业时,斗鱼年收入不到200万元,2016年已达10亿规模,今年将冲击30亿元。
伟大的城市梦想与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蓝图已就,未来可期。
(作者: 编辑: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