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火爆黄金周的冷思考:“黄金周”如何不沦为“黄金粥”

发布时间:2018-10-08 08:10:24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10月1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丝绸之路学院,来自巴基斯坦、蒙古、柬埔寨等国的学生共同祝福中国国庆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通讯员徐燕 摄)

图为:10月5日,游客在武汉东湖绿道骑自行车游玩。国庆假期,东湖绿道成了游客骑行的好去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通讯员 马冲

国庆7天长假,各大景区火爆异常,开启“人山人海”模式。据统计,全省重点监测的26个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83.2万人次,其中10家5A景区7天接待量高达364万人次。然而,高速上堵车、景区内转运难、人挤人体验差……集中的人潮也带来黄金周许多特有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的情形,我们该如何应对?

供给侧改革分流汹涌人潮

国庆假期,武汉游客张晨曲在咸宁春泉庄温泉度假村度过了两天一夜,在房间的阳台上泡温泉、闻着桂花香看星星、晨起迎着朝阳爬山,惬意自在。

在我省,这样的特色旅游产品越来越多,缓解了重点景区的压力,给想逃避人潮的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

比如“十一”期间,我省的“月光经济”就受到游客的热捧。传统景区九宫山顶每天晚上驻扎了大批的帐篷客,赏星空,观云海,央视还将此盛况直播给了全国的游客;松滋洈水景区内每天举办的梦幻嘉年华,包括了激情露趴营、摇滚狂欢、自主烧烤等活动,游客狂欢彻夜不休;武汉国际长岭汽车露营公园开展的房车露营大会,露营地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房车爱好者。

九宫山景区相关负责人胡昌威说:“7天假期,平均每天游客约3000人,虽然个别时段出现拥堵,但总体比较正常。除了观星外,探秘古村落、摄影游、拓展训练等业态丰富了景区体验,也分散了人流。”“旅游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扩大量和提升质两个方面,新建景点是扩大量、打造旅游新业态是提升质。我省近年来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所作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省旅游格局。但一到假期,仍觉不够,不少游客还是会选择更成熟的高等级景区。我们会继续进行旅游供给侧改革,为游客提供更多好去处。”省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

呼唤“智慧旅游”

面对汹涌人潮,“智慧旅游”就显得尤为重要。10月3日、4日,我省迎来旅游高峰,全省各地及景区凭借大数据共享平台,严格执行应急预案,通过旅游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及时发布客流信息,提醒游客错峰游览,指导游客选择合适线路,及时分流游客,有效防范了拥堵,提高了游客满意度。如宜昌清江画廊、恩施大峡谷、黄陂木兰文化旅游区在10月3日,都因中午就达到接待峰值,及时发布限流公告。

新网红恩施大峡谷采取了更多措施:将景区售票时间调整至早上7点或6点30分,使想错峰的游客能提前入园;在恩施市至大峡谷鸭松溪路段设点劝返,提前告知游客景区接待情况,劝导游客错峰出行。此外,景区还实施了刷脸入园,让部分游客更快捷入园。“预约购票也是提高旅游舒适度的方式。核定每天接待游客总量,部分游客在网上预约购票,入园可走快速通道,剩下部分游客现场排队买票。还有一种是只接受网上分时段预约,并严格按预约时间入园。这样能引导游客合理制定旅游计划,理性选择旅游目的地。”业内人士称。

加快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国庆假期从不在国内玩,人太多了,只能选择国外,还不能选欧美这种飞行时间长的国家。虽然这时候机票酒店都飞涨,可平时又没大块休假时间,只能花钱买舒适了。”襄阳游客李理说,他已连续三个黄金周在日本、泰国等亚洲国家旅游。“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黄金周景区的拥堵很难缓解,很多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我省旅游专家熊剑平指出。“人们的旅游需求需要两个条件,有钱有闲。现在旺盛的旅游需求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旅游消费,但黄金周集中爆发的原因在于时间。平时没有假期,只能在黄金周出游。不但游客体验不好,对于旅游发展来说也不是好事,旅游淡旺季不那么明显才是良性发展。敦煌一位专家甚至说,黄金周游客集中的到访,对敦煌来说是一种劫难,太多人集中涌入,不利于文物的保护。”熊剑平说。

他认为,要改变这一现象,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这样大家就能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任何时段出游,而不是集中在7天长假爆发。

也有专家建议,增设“五一”和“避暑”两大黄金周,称只需新增5个休假日,其中2天放在原有3天休假基础的五一期间,另3天放在8月、连休周末,这样就能让每个季度都有黄金周。“黄金周人多,是因为休假时间集中,碎片化的时间不利于出游。人人乐见的拼假攻略,也反映了公众对更长休假时间的渴望。增设黄金周不是不好,而大家更需要的是可以自主选择时段休假,与其增加固定的基本节假日,不如更好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业内人士称。

据统计,黄金周前4天全国旅游人次就突破5亿、消费超过400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无论是优质景区、景点资源的供给,还是政府及景区的应急处置、合理疏导能力,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有专家建议,景区及所在地政府部门在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同时,应继续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扩大特色旅游资源供给,更好地满足旅客多元化、多层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