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高254cm,样本距石笋底部59.1-62.2cm处截取,距今6847-6784年
制图 刘岩
解读》》》
年层偏黄降水丰沛
颜色亮白少雨干旱
年层清晰,表示季节性强
胡超涌说,颜色偏黄的年层,是降水丰沛的年份所沉积的,而颜色偏亮(白)的是干旱的产物。年层清晰的,表示季节性强(冬、夏反差大),年层欠清晰的表示季节性弱的年份。“石笋可以从滴水、土壤中记录宜昌长阳当地的气候信号,这基本上与长江地区的气候表现是一致的。所以,通过分析石笋,可以获得长江地区的古气候信息。”他说。
通过一系列电子仪器分析,胡超涌从年层中获取了具体的降水等气候信息,并通过化学分析测出了其中的干旱年份。
年层欠清晰表示季节性弱
指示有气候灾害
推测》》》
未来五六年:
武汉或冬更冷夏更热
不会出现大面积干旱
通过研究这块会“说话”的石头,十几年来,胡超涌团队一步步揭开了长江中游地区气候变化特性。他认为,千百年来,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北大西洋冰量、太阳活动、厄尔尼诺、拉尼娜等自然因素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武汉在内的长江中游地区,暴雨、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
从石笋上可以发现,包括武汉在内的长江中游地区,大致出现22年左右的一个干旱周期。“总体上看,武汉最近十几年相对于更早的时候来说,季节差是比较小的(冬夏反差小)。但如果按这个气候周期来变化,武汉未来五六年内可能会出现季节差变大的情况,比如冬天更冷,夏天更热。此外,还可能出现夏季高温超出正常,但冬季气温正常的情况,或者是相反,总之一年中总体季节差是变大了”。
然而,季节差变大并不是坏事。胡超涌认为,这会在夏天为长江中游地区带来更多降水,至少不会出现去年洪湖、鄱阳湖那样的大面积干旱。
“不过,造成气候变化的因素众多,还需要更长时间段的研究样本。同时,气候周期也不只22年这一个,需要进行累加研究。目前这些只是初步推测。”他补充道。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