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文艺理科男两年作诗500首 成门户网站认证诗人

发布时间:2015-02-04 07:08:35来源:SRC-13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王哲洋 通讯员张慧

  他就读于理科专业,却有一颗文艺的心;他家境贫寒却自强不息,诗歌是他抚平内心忧伤、激发奋进力量的慰藉。他是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系国际经贸证券方向2011级学生杨焌逸。自从大二爱上写诗,两年时间他写下500首诗,成为某门户网站认证诗人,最近刚被评为该校去年“年度人物”。

  杨焌逸出生于鄂州一个偏远县城,从小爱文学。高中期间他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深受震撼;而在课堂上,他又被闻一多的《死水》深深吸引。此后他天天写日记,锻炼自己的文笔。

  进入大学后,杨焌逸有了更多时间尝试文学创作。他告诉记者,真正爱上诗歌,源于大二期间参加了首届中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2013年4月,杨焌逸报着试试的心态投了稿。半年多后,他得知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三等奖。“当时的欣喜难以言表,在颁奖礼上我还结识了许多诗人,和他们聊生活聊诗歌。”从那以后他的诗歌创作一发不可收拾,两年写了500首,还获得了“荆楚杯”征文比赛特等奖等多个奖项。

  同学说,杨焌逸写诗如痴,他不否认:“有灵感便会创作,经常凌晨2点爬起来写。”不过对于他来说,写诗不仅是爱好,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暗示。

  杨焌逸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患上间歇性精神疾病。为此杨焌逸常遭邻家孩子嘲笑辱骂。“小时不懂事,在外受了欺负,就把怨气撒在爸爸身上。但他从不打我,不管发病还是没发病。”

  由于长期劳作,父亲的手脚越来越不灵便;母亲的眼睛也越来越差。家里的情况让异乡求学的杨焌逸感到压力。与诗歌的邂逅,让他发现了一种放松的方式。在《月光只是没有温度的阳光》中他写道:“月光下,收割依旧显得很有必要;月光下,心应该更显灵动。”

  为减轻家庭压力,杨焌逸常写诗挣稿费,寒暑假几乎都在做兼职。杨焌逸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正如他在《起床》中所写:“当热水袋比体温还低,我想我该起床了。早一点起床,也就多一分优秀的希望。”他说:“有梦就要追,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没有辜负所承受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