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武汉百岁院士刘建康驾鹤西去:一生研究“五条鱼”年过九旬仍工作

发布时间:2017-11-08 07:43:36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刘建康院士生前做学术报告

楚天都市报记者揭明玥 张屏 实习生李莲杰 通讯员孙慧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悉,我国淡水生态学奠基人、鱼类实验生物学主要开创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建康,因病于11月6日22时整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刘建康院士出身于书香门第,烽火岁月中艰苦求学,留洋学成后毅然回国;他在世界上首次揭示黄鳝的性别转变规律;他主持开展了最系统、最完整的长江鱼类生态调查工作;他领导开展武汉东湖生态学研究历时40余年,确立了我国湖泊研究在世界湖沼学界的重要地位。

一生只爱鱼,人人皆受惠

刘建康院士跟水打了一辈子交道,和鱼做了一辈子朋友。

第一条鱼,是鳝鱼。1944年,27岁的刘建康在论文中揭示了“鳝鱼卵刚孵出时全是雌性,长大后逐渐变成雄性”这一奇特现象,被国际生物学界评论为“打开了一个新颖研究领域之门”。

第二条鱼,是武昌鱼。1954年至1957年,刘建康在梁子湖调查期间,得知湖中有团头鳊,而此前并无文献记载。这种鱼后被确认为新种,定名为“团头鲂”,即赫赫有名的武昌鱼。

第三条鱼,是“长江鱼”。在梁子湖进行鱼类生态调查后,刘建康将调查范围扩展到了整个长江流域,在长江上、中、下游设立调查站,经过20余年研究,《长江鱼类》一书于1976年问世,共40余万字,记录了200多种鱼类生长习性。这是我国第一部淡水鱼类生态学专著,为日后论证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对鱼类生态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四条鱼,是“东湖鱼”。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人民吃鱼难的问题,他把研究方向从鱼类实验生物学转向鱼类养殖学和生态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湖北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家每月却只能凭票购买几斤。为解决百姓吃鱼难,1972年,刘建康主持开展东湖渔业增产和稳产高产试验,使东湖鱼产量连续7年递增。东湖的实践经验后在全国得到推广,为我国淡水渔业产量的稳步提高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之后,刘建康又关注起了第五条鱼——“生态鱼”。在东湖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忧心东湖水污染问题。他提出了饲养鳙鱼鲢鱼治理东湖的生物操纵方案,东湖水质得到部分改善,该研究成果还在滇池、巢湖水污染治理中应用。

八旬学电脑,九旬仍工作

采访中,刘建康院士的弟子们提到最多的就是,90多岁时,老人还坚持每天早上8点到办公室,在电脑前修改文章。

“老师80多岁时,我手把手地从开关机,鼠标、键盘如何用,教会老师操作电脑,之后他还自己用电脑写过一本书。”中科院水生所蔡庆华介绍,他1984年大学毕业后,就跟着刘建康院士做研究。蔡庆华回忆,老师为人很低调,从来不愿意麻烦身边人。80多岁时,即使是去邮局寄信这种小事,他也会自己去。90岁后,学生们总闹着要和老师过生日,但每次老师都喜欢“放鸽子”。但如果学生们有问题想咨询,老师即使不眠不休,也会为学生解答。

“我的一些学生,甚至学生的学生,都经常去找老师请教。”蔡庆华说,老师直到去世前,都在工作,常说只要走得动,就会去上班。近三四年,老师腿部不行,都是让保姆用轮椅推着他去办公室。读文献、写论文、为学生解疑答惑……一刻都没闲着。

刘建康院士的另一名学生谢平研究员介绍,老师性格很随和,吃住都不挑剔,最喜欢吃鱼,七八年前因痛风,无法再吃鱼,懊恼了很久。90多岁时,只要身体允许,老师还会抽空和学生们出去聚餐,谈谈近况,聊聊学术。

治学无小事,桃李满天下

在生活中,刘建康院士很随和,但工作上,他却十分严谨。“重视科学实验,着眼社会实践;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治学格言,是他科学人生的生动写照。

刘建康院士七八十岁时,仍坚持每天到试验室现场观察,有一次还差点掉进了东湖。“有时为了做一个测试,他可以几天都不眠不休。”谢平说,老师这种治学严谨的态度,至今仍影响着他的每一个学生。“每年教师节,学生们都会从全国各地赶回武汉,为老师庆祝节日。”

蔡庆华回忆,他大学读的是数学系,刚入所时,对水生生物学几乎是一无所知。老师给了他一本很厚的外文原版专业书籍,两个月之后听他的汇报和交流,哪里不懂,哪里有疑问,当时已任水生所所长的老师都是手把手地教。“汇报中,老师觉得我写得好的地方,事后还会写信鼓励我。”蔡庆华说,他至今仍记得老师给他写的第一封信,开头称呼他为“贤弟”,让他既惊喜又惭愧。

中科院水生所介绍,刘建康院士一生甘为人梯,受他直接指导、推荐、使用的一大批科研骨干和学生,成长为我国水生生物学各个领域的中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