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温新阶 为清江立传的作家

发布时间:2012-12-11 06:39:45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李鲁平

  温新阶,土家族,湖北长阳人。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小雨中的回忆》、《红磨坊》、《他乡故乡》、《昨日的风铃》,小说集《黑巷》、《唐朝女子》。散文《豆芽菜》曾在日本获奖,散文集《小雨中的回忆》获宜昌市首届屈原文艺创作奖,散文集《他乡故乡》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在我的印象中,温新阶是一位朴实的朋友,也算得上老乡。我在清江尾,在清江进入长江的交汇处的白沙洲出生、长大,他在清江的中游,那里是古巴国的都城所在。他在那里出生,成长,教书、写作。大约因为他教语文是不错的,又因为自己的散文的影响不断扩大,因此他被调入了宜昌市的教研中心。我想,他这种既热爱语文教学,又在文学创作上成就突出的教师,在那个时代是不多的,在长阳这个清江环流的大山里,更少。他理当对语文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知道他的调动后,我们都很欣慰,更何况他的上级、宜昌市的教研中心主任李绪德就是我的中学语文教师。环境变了,境遇变了,温新阶依然一边从事教学研究,一边继续从事创作,并出版了多部散文集,还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这既是我料到的,也是出乎我意料的。

  我与温新阶其实见面和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但往往有些出乎意料的联系。有一次,我去枝城看望幺妈幺爹,前脚刚离开枝城,幺妈在枝城中心小学当校长的大女婿便打来电话,问我是否认识温新阶,说他正跟温新阶在一起喝酒,要我掉转头回枝城去喝酒。我自然没有去,我知道温新阶不是来枝城喝酒的,是来讲课的,我还知道这些年他几乎走遍了宜昌的大大小小的学校,从宜昌都市里的中小学到县里城镇的中小学到大山里的中小学,没有他不愿意去的、不想去的。有时候,我想,温新阶无疑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把创作上多年的收获、经验、体会,与语文教育融合在一起,并以此影响更多的语文教师。

  尽管我们见面不多,但内心深处是熟悉而亲切的。十多年前,收到温新阶寄来的散文集《他乡故乡》(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打开书,里面还夹着一封信。温新阶在信中提到,他与我的上一次见面,还是他和宜昌市教研中心李绪德主任跟我的一次见面。他写信的时候说李绪德主任已经离开我们快一年了。这么说,这次见面还是20世纪九十年代,在美丽的水电城市宜昌。温新阶在信中还说“我一直是一个寂寞的人,作品也一般,不太为文学圈内人所注意,您若有兴趣,读过我的作品后,帮我提些意见”。我想大概是我向宜昌的朋友说了我想读温新阶散文的想法,才有他寄来散文集并有了这封信。回想起来,我大概是辜负了温新阶,直到今日也未能就温新阶的散文写点满意的文字。

  但我终究还是认真读过温新阶的散文的。我曾经比较过三峡一带的几个散文作家的创作,对温新阶的散文,我曾经在《三峡抒情与三峡叙事:宜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中说过,温新阶的散文是“情趣所致、随意为之、自然而然”,他的散文“不是期望以一个观念和思想引起读者的注意,也不是刻意想在散文所触及的内容上与传统的散文达到耳目一新的区别”,他“就是自己要说话,自己有想说的欲望就要说”。今天再读这些文字,我依然坚持这些基本的看法,当然我也承认这些评述可能过于简单和粗糙。应该说,温新阶的散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叙事,他有扎实的描述和叙述能力,对一个散文作家来说,我相信这是一种艺术上的境界。没有这种功力,散文也就流落成为作文了。关于南方山川河流边的散文作品往往擅长从点出发去抒情,而往往疏忽或懒于对细节、情结、过程的叙述和描写。可以说温新阶的《乡村影像》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充分展现了他散文创作的这一艺术特色。温新阶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清江,关于清江边他的家乡的。无论他写清江的父老乡亲还是山川河流,无论是写一个季节、一个月夜,还是一个老店铺、一个学校,一片水田,我们都能看到作家疏密有致的叙述、描写,都能感受到在作家叙述中充满的深情,而不是单纯的抒情。

  清江是南方一条独特的河流,她不仅山清水秀,而且因为曾经养育了土家民族而又富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但多年来关于清江的散文创作仍然不同程度停留在对土家族风土人情的介绍和演绎上,对这个流域的现代化历程关注不多。温新阶创作了大量关于清江的散文,都来自他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也是清江流域现代化进程的折射。从这个角度讲,温新阶的散文是温新阶的个人史,也是清江的情感和记忆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