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小商与大盗

发布时间:2013-10-23 08:24:32来源:SRC-11

  长江商报消息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众便是这水,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

  长江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规律便是这水,自然规律是这样,社会规律何不如此。

  小民赶集,以一只母鸡换一双绣花布鞋,类似此等以物易物者众,便成小市。有手工甩饼午间充饥,配套的吃也有了。还有小偷频频窃财,官府巡捕就上来缉拿惩戒。我想,市场大抵如此萌动起来,千百年后,成为今天高楼商场。

  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款贵人乘兴而去,满载而归,享用改革开放的成果,本也无可厚非,凉快幸福。怕只怕,大树底下好心伤。不少普通民众受用不起商场的琳琅满目,就到小商小贩那里赶集。有5元一双的花鞋,10元一件的花衣,犹如武汉铁路局小区里的市价,打工仔打工妹也感受到江城武汉的凉夏。修把伞补个鞋,三块五块,也救活物件的卿卿性命。节约型社会,节俭型生活,节出传统美德,价值千金,小偷是偷不去的。

  问题是,产生这等精神价值的交换场所,却被大盗抢走,丢到所谓现代化的城里。这大盗,不是城管!

  城市城市,市之不存,城将焉附?儒家经典《榖梁传.隐公七年》注解《春秋》,有言道“城为保民为之也”,保护市民,庇佑市民,这就是城的功能了!而今日大盗,异化城市,将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撵得鸡飞狗跳,小商便不再是被保护的市民,当然也失去了主人的地位。大概法家《墨子》“城者,可以自守也”都无法正身。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城,以盛民也,从土从成”,“盛民”二字的意义我们理解有两点:一是容纳,让城市的市民有个容身之地;二是繁荣,就是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由此理解,城市城市,保护市民之城,繁荣市场之本。以人为本,以市为本,古来如此。

  看来,这大盗是城市发展的错误理念!

  《人民日报》曾经登载过一个案例。北京有一对来自安徽的夫妇起早贪黑,在太平湖市场附近的转河边铺块麻布,摆上萝卜、姜块和大葱叫卖。与城管周旋,如果天天出工,月收入最多可达1500元,就可以供安徽阜阳老家的两个儿子上小学。可是如果进入周边正规市场,还是卖同样菜品,每个摊位需要交纳每月600―1000元不等的管理费和卫生费,再除去每月约300元的房租水电费以及各种必要的生活开销,夫妇俩的辛苦钱所剩无几。

  伟大的城市决策者,为什么要让这些小市被高楼大厦埋葬?我知道通常的回答是冰冷的三个字:脏乱差!

  春风又绿江南岸,武汉江夏轻舟还。近3年,江夏区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为2500多家摊贩免费提供规范化经营区域47处,不仅使这类身为下岗职工、残疾人、失地农民的小商保住了生存空间,而且为众多市民带来了便利,脏乱差这三个字也冰消释融。

  春风春水,长江长城,人民与国家,水乳交融。楼房注定要长高,马路必然要变宽。城市管理者在指挥大拆大建的时候,能否平视下士,在居民集中的社区,传统交易的街区,有序保留廉租的小商摊点和门面?哪怕政府补贴,也要让民心越长越健壮,民意越来越顺畅。

  (作者系湖北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副主任)

  ■ 特约评论员 徐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