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旭光评价说:“诗如其人,忠秧把做人、写诗融为一体。柳忠秧既写古诗,又写新诗。我对他诗歌中‘夜读春秋寻大义,醉向伯牙觅知己,心怀李白笑孔丘,顶礼文公求正气……’等诗句印象很深。他深得楚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光芒发言说:“柳忠秧的诗是人民的诗、自由的诗。”柳忠秧写出了人民性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著名评论家、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导宋剑华教授认为,柳忠秧写出了楚文化的精气神,不愧为当代“楚狂人”。
著名评论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徐肖楠说:“柳忠秧擅长用古体诗写当代生活,他致力于寻找当代诗歌的张力,写出了古典情怀与生命的顿悟。”
著名诗评家、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毕光明认为:“柳忠秧复兴古体诗的抱负很感人,并能够复之实践。他是‘以情驭史’。至于我个人把他看成诗人,不仅是因为他擅长古体诗,更主要看重他的现代诗,尤其是其《圣美大江》、《岳阳楼顶的山河》等新诗名篇。”
著名学者、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志强指出:“以诗写史在当前其实是不容易的。鲁迅说过类似的话,现代人写旧诗是真我,写新诗是遵命。柳忠秧的古诗写出了他的真情和品格。”
著名诗人、诗评家、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庄伟杰认为读过柳忠秧的作品,让人一眼就能发现,他是一个真正的赤子,一位行吟的歌者,一名狂放的诗人。他写诗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大气势。柳忠秧的诗歌有“三气”,即骚气(离骚)、底气、义气。
《羊城晚报》文艺部主任陈乔生认为,柳诗人以大历史、大文化为背景写出了以岳阳楼文化、忧乐文化为背景的名人先贤群像,为他们写下了大美诗传,唤醒了这些文人墨客、英雄豪杰沉睡千年的心灵。
著名诗评家谭五昌博士对柳忠秧的《岭南歌》情有独钟,他认为《岭南歌》写出了岭南文化的千古风流,塑造了岭南群英的诗意群像。《岭南歌》堪称岭南文化的诗史和史诗。
长江文艺出版社文教部主任安民说:“欣赏‘世无孤品柳忠秧’等句子,我分析了他《四十自画》、《闲坐》等四首短诗。”安民先生总结了柳忠秧作品的五大特点:1、汉唐气象;2、用词准确、凝炼;3、意象生动如画;4、写景抒情一流;5、意境灵动、境界高古。
(作者: 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