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崇阳一文化站长自掏腰包 历时4年收藏民俗物品151件

发布时间:2014-07-03 23:46:45来源:SRC-13

  荆楚网消息  (通讯员雷艳 佘帅兵 )“一条白蛇在乌江,白蛇头上放毫光,白蛇喝的乌江水,乌江水尽白蛇亡。” 这是一个谜语的谜面,谜底是古代走夜路的一种照明工具,桅灯,俗称马灯,由玻璃、白铁皮、煤油、灯芯构咸。
 
  如果这个谜语由上了年纪的农村老人来猜,一定会猜得到,如果是由现代的小孩子或者是青年人,就是想破脑筋也猜不中。记者如果不是预先在文物介绍上得到了答案,也不知道谜底。
 
  7月2日,记者走进石城镇民俗文物博物馆, 151件曾被遗忘,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上世纪普遍用于农村生产、生活的老物品整齐摆放在文化站大会议室,一一呈现,它们似乎在述说着平民的历史。
 
  名称、结构、用途、相关联的民间俗语,每个老物品都有自己的“故事”。例如“摧筒钩”,中间一节竹筒,竹筒下方是一个倒挂铁钩,整体为“竹、木、铁”结构,是用于煮饭、炒菜、烧水的挂吊工具,能轻松自如地上下升降。“竹亲家、木亲家,请上请下”……类似的颇具乡土气息的民间俗语也因此一目了然。
 
  水车、老放映机、马灯、煤油灯、谷推、蓑衣、南机、三响铳、摧筒钩……这些老物品,件件沾染着老一辈人或喜或悲的记忆,凝结着农村老百姓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说到崇阳县石城镇民俗文物博物馆,不得不谈起一个人,石城镇文化站的站长龚益来。
 
  今年59岁的龚益来,于1973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从事基层文化站工作,41年的工作经历就呆过3个地方,原双港乡文化站、桂口乡文化站和现在的石城镇文化站。在全市乃至全省基层文化站中,龚益来是一位资格老、年龄大、时间长的老文化站长。1980年参加省里的文物考古研究培训,对博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他在任期间,经常骑着摩托车,背着相机,带着笔记本下乡,开展基层文化工作。
 
  龚益来萌发成立民俗文物博物馆的想法和行动,缘于一次下乡活动。2010年4月份的一天,龚益来来到汉兴村瀛台杨家拍照,无意间发现杨家祖堂屋的顶上方悬挂着一台乾隆年间的水车,虽因年代久,但部件构造保持完好。看着这台水车,龚益来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台水车将因各种原因可能流失或是不复存在,这只是个例,下乡活动中,亲眼所见,随着一个个村落被拆除,千百年来依附于乡村的民俗文化正在迅速消亡。如果把它收集起来,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来认知、了解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意义就深远了。”回家后的龚益来辗转难以入睡,成立镇民俗文物博物馆的想法油然而生,且愈发强烈。龚益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好友、原崇阳县博物馆馆长刘三保,得到他的肯定和支持后,龚益来立即付诸行动。挽救这些濒临消亡的宝贝,把文化站闲置的60多平方米的舞厅改为民俗文物博物馆,没钱收集物品就自掏腰包。
 
  龚益来再次来到汉兴村瀛台杨家,说明自己有意把水车收集到镇民俗文物博物馆,屋堂的一老农毫不犹豫的就答应免费收集。正当龚益来电话联系叫车辆来运输时,屋堂有人说话了,水车不能白给,因水车不是老农一家人的产业,全屋堂8户人家都有份,有人要求龚益来买100多元钱的水管来交换。龚益来谈妥后,立即赶去县城买水管,等水管买来时,有人不同意,要求以潜水泵交换,龚益来立马回头,赶往县城去买潜水泵,龚益来在途中,又接到了电话,不要潜水泵,直接给800元钱。几经周折,来来回回6趟,将近两个月时间,才顺利地将龙骨水车收入民俗文物博物馆。
 
  这台龙骨水车长约9米,全部由木头构成。该水车是龚益来收藏的第一件民俗文物,也是镇民俗文物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介绍,该水车制作于道光十四年(公元1835年),距今已有175年的历史。传说此车一般不用,若遇大旱之年,全村百姓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才动用此车。
 
  万事开头难。收集民俗老物品的价格给多了,自己囊中羞涩给不起,人家还以为是个“无价之宝” 唯恐上当受骗;价格低了,人家又不愿意出手。龚益来和记者聊起了收集老物品的尴尬。
 
  一件文物就是一个故事。为了收集一个“谷推”的文物,龚益来10余次往返近30公里的双港塔坳村,甚至把自己的亲家公也搬出来,去和物品主人套近乎拉家常,龚益来的公心和诚心打动了主人,“谷推” 被收入博物馆。
 
  龚益来走村串乡,寻访老农具、老物件。看上比较钟意的物品就花钱买下来。不仅如此,他还请教当地老人,或者在网上搜寻资料,在书籍里查找线索,一件件地弄清老物品的功能、历史。
 
  如今,民俗文物被摆放在馆里供村民们免费参观。很多人在空闲的时间,都会来民俗馆,体验“穿越时空”之旅。
 
  老物品的变迁是农村村庄发展的见证史。龙骨水车里,有解除大旱又逢甘霖的欣喜;煤油灯光下,有一家人围灯夜话的温馨;纺织机的吱呀声中,有老母亲不辞劳苦织布缝衣的拳拳母爱……
 
  这些曾经为我们生产、生活做出极大贡献的器具,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石城镇民俗馆里,它们重获新生,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有人对龚益难建民俗文物博物馆不理,说他是傻,甚至是“不务正业” 吃了没事干。可龚益难认为,收集整理老物件,让村民们通过怀旧,找到了“根”,找到了归属感;还能启发和教育年轻人,让他们真实感受祖辈们曾经的生活;城里人则因此多了一扇了解农村生活的窗口。最重要的是,老物件能够让年轻人直观的了解到祖辈们在困难生活中的不屈精神,用智慧度过生活逆境。“了解过去,珍惜当下”是龚益难希望民俗博物馆发挥的主要作用。
 
  龚益难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吃穿不愁,不了解过去祖辈们生活的艰辛,也就不那么爱惜当下的生活。参观了解民俗文物,让石城镇祖辈的生活方式广为人知,同时,也是一种珍惜当下的警醒方式。
 
  崇阳县石城镇民俗文物博物馆由当初的一件物品开始,历经4年时间,馆里的物品已达到151件。
 
  龚益难为了收集这些物品,自掏腰包2万多元。因为有了媒体的宣传报道,好多文物收藏爱好者找到龚益难,想要出钱购买,光那台龙骨水车就有人出价五万元,就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物品,也是出价不菲,这都被龚益难断然拒绝。
 
  “有打麦子的箩围、磨薯的磨缽、制茶的茶台、民国一年制的老风车、能称300斤重量的老钩称,一直惦记着想收入馆中,可都未能如愿。”,临走时,龚益难告诉记者:文物是不可复制的,失去后不能再获得。他即将在今年的11月份退休,但他和他的民俗文物博物馆还得继续“服役” 运转,他会乐不此倦一直坚持下去,直到馆里物品达到200件后,全部上交给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