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宏明
(1910-1942,红安人)杨宏明
率两个团反攻日军 亲自上房用机枪扫射
1910年出生在红安县二程镇三里岗村。曾参加黄麻起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抗战全面爆发后,奉命到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秋至1942年春,调任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
1942年4月,杨宏明率两个团攻打发动大“扫荡”的日伪军,他爬上房顶用机枪扫射敌人。敌人不甘心失败,月底又纠集大量兵力围攻。杨宏明指挥部队声东击西,成功突围。在突围中,杨宏明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2岁。
新中国成立后,杨宏明烈士的遗骨与左权等英雄遗骨都移葬在河北邯郸烈士陵园内。河北临西县有条“宏毅大街”,即为纪念杨宏明和另一烈士孙毅民。
图为:易良品
(1910-1943,麻城人)易良品
参加晋冀豫奠基之役 指挥冀南反扫荡恶战
1910年出生于麻城市顺河乡易家畈。1927年参与发动黄麻起义。曾参加长征并身负重伤。
抗战全面爆发后,易良品任八路军第129师第772团团长,参加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长乐村战斗,此次战役的胜利,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举行了奠基礼。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易良品率部全线攻击,参加破路。1942年,调任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这年,日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合围”700余次,易良品率领军民无日不处于紧张的战斗生活中。
1943年3月15日,分区在驻地冀县刘庄召开政工会议,又转移到枣强县杨庄宿营。次日,被敌军包围。易良品指挥与会人员分路突围,自己被子弹击中腹部。25日,因伤势恶化而牺牲。时年33 岁。
1949年11月,易良品烈士的忠骨被移葬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图为:赵义京
(1914-1943,黄陂人)赵义京
突围时身中数弹牺牲 原枣北县因他改名
1914年生,黄陂人。曾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战全面爆发后,赵义京随八路军129师开赴太行,转战华北,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9月,调任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参谋长,后任副司令员、司令员。
1940年冬,日军在华北进行“治安强化运动”,实施“铁壁合围”和“囚笼战术”。赵义京派若干小分队深入敌后,拔掉敌人薄弱据点。
1943年8月30日,冀南第5军分区在枣北县开完全区大队长以上干部会议后,突然被2000多日伪军包围。赵义京指挥部队连续突围。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副司令员陈跃元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
为了纪念两位烈士,枣北县改名为“赵陈县”。1984年,在当地西江官村,修建了赵陈烈士纪念碑。
(作者:ADMIN)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