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抗日战争13名湖北籍英烈牺牲 邓小平曾撰文悼念(图)

发布时间:2014-09-18 07:03:49来源:SRC-13

图为:丁思林

  丁思林(1913-1939,红安人)

  26岁团长阵亡 邓小平撰文悼念

  1913年出生在红安县(原黄安县,下略)杏花乡丁家岗。曾参加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1938年9月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新1团团长。

  1939年2月,在曲周县香城固伏击战中,粉碎了敌人破坏冀南根据地的阴谋。因表现出色,新1团被朱德赞誉为“模范青年团”。

  1939年7月5日,日军109师团107联队3000多人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大“扫荡”。6日,丁思林率新1团在云族镇同敌人激战两天。8日,日军纠集兵力再次发动进攻,为掩护部队撤退,他主动阻击日军进攻。激战中,头部中弹牺牲。年仅26岁。

  为表达对丁思林的哀思,时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写了《悼丁思林同志》,刊发于新华日报(上图)。

图为:吴隆煮(画像,左二)

  吴隆煮 (1914-1940,红安人)

  陈赓帐下虎将 百团大战中牺牲

  1914年出生在红安县曹门湾。曾参加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1937年底到1938年4月,随部队转战到晋东南地区,屡立战功。

  1938年5月29日,日伪军800多人偷袭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部驻地磁县彭城镇,吴隆煮率1营参加战斗,连续6次打退敌人进攻。陈赓旅长赞道:这一仗,胜利保卫了彭城。

  1939年11月任386旅补充团政治委员。1940年补充团改为17团,任副团长。

  1940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21日,吴隆煮率领战士与日军板津大队展开白刃格斗。激战中,吴隆煮为掩护通信员,中弹牺牲。

图为:项英

  项英(1898-1941,武汉人)

  与叶挺陈毅创建新四军 多次粉碎皖南“扫荡”

  原名德隆,曾化名江钧、张成。祖籍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项家村,幼时就读于武昌育才小学。

  1920年领导布厂工人罢工。1922年出席中共二大。参与领导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1925年沪西日商纱厂工人罢工。1926年,发动武汉工人配合北伐军攻克武昌。1928年2月至7月,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后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第一副主席等职。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与陈毅等一起,坚持艰苦卓绝的南方游击战争。

  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在武汉与叶挺共同组建新四军军部。随后与陈毅等分赴各游击区,将南方八省13个游击区的红军和游击队编组成新四军。与叶挺一道,指挥部队多次粉碎日伪军对皖南的进攻和“扫荡”。

  1941年皖南事变后,辗转隐蔽。3月14日,在安徽省泾县赤坑山蜜蜂洞被叛徒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