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电视剧《铁血红安》央视开播 红土地上重温红色传奇

发布时间:2014-11-13 07:08:40来源:SRC-13

 图为:红安影视城一角。

 图为:《铁血红安》剧照。

 图为:红安影视城中的枪械道具。

图为:电影《全城高考》获华表奖。

  湖北日报讯 本版采写:记者陈春保严运涛通讯员雷电周勇

  87年前的今天,黄安(今红安县)一声锣响,3万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打响了鄂豫皖武装革命斗争的第一枪。

  此后,红安革命先烈足印踏遍大江南北,从他们中,先后走出了200多位将军。

  11日晚,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台、黄冈市委宣传部、红安县委联合录制的这部红色大戏,再现了87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走进《铁血红安》的台前幕后,重温这片红土地上的红色传奇。

  刘铜锣的原型是谁

  《亮剑》中李云龙,原型是王近山中将;《沙家浜》中郭建光,原型是刘飞中将……近年热播的革命剧中,不乏红安籍将军的身影。《铁血红安》一开播,剧中人物刘铜锣(赵文卓饰)就引起了观众的关注。敲着铜锣打冲锋,光着膀子拼刺刀,从占山为王到下山革命,再到开国将军……这位敢作敢为、义薄云天的硬汉,原型又是谁?

  在红安,一度有人提出:刘铜锣的原型是刘福胜将军。

  这并非没有依据,两人确有诸多相似的地方:《铁血红安》中,刘铜锣带领方杠子、安娃子等人参加工农红军,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暮年,在伴随一生的铜锣声中逝世,成为红安籍223位将领中唯一在家乡去世的人;

  刘福胜是红安县华家河镇方刘冲人,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南征北战,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12月20日,刘福胜在红安“希望工程”建设现场逝世,是唯一在家乡去世的红安籍将军。

  到底是不是刘福胜?让我们听听编剧朱苏进怎么说。

  朱苏进,军旅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曾参与创作《鸦片战争》、《康熙王朝》、《我的兄弟叫顺溜》、《让子弹飞》等影视作品。他回忆,创作《铁血红安》时,他曾多次到红安采风,最终从两百多个将军的鲜活故事中凝炼出了“刘铜锣”这个英雄。“刘铜锣身上可以找到很多将军的共同点。他们固执,顽强,‘锣声’一响,就能进入巅峰状态。”

  接受媒体采访时,主演赵文卓也认为,刘铜锣“为人正直豪爽,打仗勇猛果断,战法不拘一格”,浓缩了众多红安将军的经历与个性。

  黄安谣背后的革命传奇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铁血红安》开播,让脍炙人口的黄安谣再次唱响。

  在黄麻起义87周年之际,从荧屏上看到家乡英雄闪耀的青春,红安人很兴奋。“《铁血红安》圆了几代红安人的梦。”县长田胜辉说。

  1927年11月13日,3万黄安、麻城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攻打黄安县城,史称“黄麻起义”。此后,为捍卫革命火种,红安儿女付出了沉重代价。地方志记载: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有14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红四方面军中每3名指战员中就有1名红安人,每4名牺牲烈士中就有1名红安人。”“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红安人自豪中透着悲壮。“《铁血红安》将为观众诠释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致敬革命先烈。”该剧总导演路奇说。“透过刘铜锣这个人物形象,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铁血战将们智勇双全、不胜不休的战争传奇,看到人民军队由弱到强、百炼成钢的成长壮大历程。”总制片人孟凡耀说。

  一部剧激活一座城

  《铁血红安》中的黄安县城,古色古香。

  这座城在哪?就在红安县城关镇似马山文化旅游产业园里,名叫中国红安将军影视城。它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安县城为模板,有城楼、县衙、民居等14座建筑群,占地46亩。

  这里是《铁血红安》拍摄基地。

  影视城的城门楼成为拍摄的“重头戏”。第一次“轰炸城门”的不是别人,正是“功夫皇帝”赵文卓饰演的刘铜锣。在黄麻起义中,刘铜锣将自己捆绑在红军唯一的一架飞机“列宁”号机翼上,俯冲投掷手榴弹,最终夺取了黄安县城。

  之后,刘铜锣率领新四军狙击日军侵略红安县城时,城门楼被炸毁。为再现战争的残酷,这出戏采取了实景拍摄,炸毁了这座耗资数十万精心搭建的城楼。对此,路奇有自己的考量:共和国的开国将军,都是在枪林弹雨中搏杀出来的,《铁血红安》要尽可能还原将军成长的历史时空。《铁血红安》的拍摄,让红安将军影视城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数据显示,影视城每年可接待游客百万人次。

  看准商机,投资商又相继在红安建设了东方战场影视基地和楚剧艺术传承中心。依托这些资源,红安组建了4家影视产业公司。

  据介绍,继《铁血红安》之后,又有10部影视剧在红安取景拍摄。其中《战将》已在央视8套黄金时段播出;《血符》、《李先念》、《东方战场》等明年将陆续在央视1套黄金时段播出。

  红安群众演员感动导演

  《铁血红安》开播,在红安,最激动的莫过于那些积极参演的群众。“我报名只是想演一个群众,剧组审查后,却让我演了一个日本少佐。”方正笑着说。

  今年29岁的方正是红安是社保局工作人员。《铁血红安》剧组挑选群众演员时,方正被导演一眼看中。第一天,导演让他饰演一个国民党军官,但第二天,导演又说,他的外形更适合出演日本军官。

  方正说,其实他不愿意演日本军官,他期盼饰演一个正派的角色。第一次拍戏,他总是不能进入角色,多次被叫停,导演就让他反复揣摩日本兵的凶残和狠毒。渐渐地,方正开始进入角色,把日本军官的阴险和狡诈刻画得入木三分。

  有一次,拍一场日本大佐挥手打他的戏,按照剧本要求,方正要一下子跪在地上。因为太投入,方正没有注意到地上有颗石子,跪下去后一阵剧痛让他差点晕了过去……

  没有台词,王章一只是最普通的群众演员之一。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一场戏是,日本兵扫荡,他和村里人一起跑到附近山上躲藏,眼睁睁看着日本兵烧毁了房子。等日本兵走后,他们返回家中,悲痛不已。按照要求,他们假哭就行,但目睹了日本兵的残暴,王章一和其他群众演员都流下了真眼泪。“当时的场景,连导演也感动了。”王章一说。

  资料

  黄冈电影大事记

  2008年,黄冈首部胶片电影《黎明行动》在长春开机。

  2010年,黄冈宏达集团自主投资拍摄了高清数字电影《城市名片》。

  2011年10月,黄冈主导与北京公司合拍的电影《守护童年》获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2012年4月,全黄冈元素电影《全城高考》在黄州开机。

  2013年3月,黄冈与中国电影集团合拍青春题材电影《青春派》。

  2014年,电影《梦行者》在罗田开机。

  链接

  影视黑马 黄冈制造

  从零起步,连摘5项电影大奖

  从黄冈走出的大戏,可不止一部《铁血红安》。

  两个月前,第13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在京颁奖,黄冈电影《青春派》榜上有名。该剧由黄冈广电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出品,去年8月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上映10天内票房累计突破2600万元。“《青春派》的获奖标志中国电影的‘黄冈制造’已走向全国。”黄冈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立兵说。

  此前,黄冈电影《黎明行动》就曾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开创了全国地市级广电部门主导创作生产并获此殊荣的先河。

  此外,2011年,“黄冈制造”的电影《守护童年》获中国电影金鸡奖;2013年,电影《青春派》和《全城高考》同时获得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

  一个经济并不发达、从未拍过电影的地级市,短短6年连拍了6部电影,并接连斩获5项中国电影界顶级奖项,被业界誉为“黄冈现象”。

  6部电影不花财政一分钱

  电影,烧钱的行当;黄冈,财政穷市。拍电影,钱从哪来?

  黄冈市广电局党组书记朱鸿儒说:从个人借钱到市场融资,黄冈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寻钱”之路。

  2008年,黄冈决定试水拍一部电视剧,片名《小镇勤务员》。但因无钱而夭折。

  执着的黄冈人不愿放弃。当时,恰好有一个战争题材的剧本《黎明行动》。“黄冈是革命老区,战争题材是表现黄冈特色的最佳载体。”黄冈人决定开拍首部电影。

  非议接踵而至。有人说,拍什么电影呀,那是人家经济发达地区干的事;也有人说,如果拿国家的钱投资“打水漂”,这个责任谁来负?

  顶住压力,黄冈电影人艰难前行。“没拍电影前不知道,连群众演员都是给一天钱干一天活,没钱就没人干活。”朱鸿儒说。无奈之下,时任黄冈市广电局局长范从政拉下脸皮,找到他的两个学生借来300万元,勉强把电影拍完。

  第一批电影拷贝出炉,上海艺术审查委员会和上海电影集团审看后评价:很不错。黄冈电影人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地。

  不久,该片荣获省“五个一工程”特等奖、中宣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影片”;2009年,一举夺得全国文艺最高奖项,实现了黄冈文化史上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零的突破!《黎明行动》一炮打响,黄冈人拍电影的信心更足,敏锐的社会资本也开始进军黄冈电影产业。

  2009年,黄冈筹拍电影《全城高考》,本地企业湖北远东卓越科技公司投资60万元请人写好剧本。北京某影视公司抢先买下剧本,并与华夏电影公司、黄冈企业联手投资920万元。该剧全国上映斩获2000万元票房收入,并荣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2010年,《全城高考》的姊妹篇《青春派》开拍,由中影集团投资1000万元,票房收入高达4000余万元。

  2008年至今,连拍6部电影,总投资额超过4000万元,但黄冈市财政没掏一分钱。

  红土地上的“黎明行动”

  “《铁血红安》登陆央视一套,宣告黄冈影视产业开启新的‘黎明行动’。”作为黄冈影视产业的拓荒者,范从政说。

  10天前,反映中国梦、少年梦的农村题材电影《梦行者》在罗田开拍,范从政这些天一直在忙活着。

  黄冈人文底蕴深厚。黄梅戏、黄梅禅宗传说、李时珍传说、岳家拳等民间文化遗产绚丽多彩,一代文豪苏东坡、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京剧鼻祖余三胜、黄梅戏宗师邢秀娘、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等群星璀璨。

  如何让内涵深厚的文化资源、文化底蕴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市委书记刘雪荣一直在琢磨。

  悄然崛起的影视产业成了突破口。继《黎明行动》之后,《大明医圣李时珍》、《张浩》、《邢秀娘》、《战将韩先楚》等数十部电视剧和电影纷纷开拍。

  以影视为媒,文化项目纷至沓来。武汉深鸿润集团投资50亿元打造“中华军魂·将军城”和“将军文化科技产业园”,红安将军影视城、鄂东禅宗文化产业园、蕲春李时珍健康文化产业园、英山毕昇文化产业园等一大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落户黄冈。

  目前,黄冈完成九大文化产业园区布局,初步形成了以红色文化、东坡文化、戏曲文化、禅宗文化、医药文化为内核的文化产业体系,黄冈文化产业正在向2020年达到千亿产业层级的目标前行。

  (本文图片由黄冈市委宣传部、黄冈市广电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