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唯一的马口陶制作大师 盼手艺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17-03-17 15:21:33来源:SRC-13

4T5B2560.jpg

胡圣幼正在雕刻“八仙坛”。

  湖北日报(荆楚网)讯 记者 张竞恒、黄洁如

  一笔落下绕瓶身,“八仙”跃然马口陶。

  77岁的胡圣幼坐在他的小工作间里,手里捧着他刚刚用陶泥打磨成的瓶子。就着透过窗户的阳光,胡圣幼拿起工具笔,在瓶身上刻画起来。笔尖轻落,不出十分钟,一幅形态各异的“八仙图”跃然于瓶身之上。

  3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孝感汉川市马口镇窑新村的胡圣幼工作室。取这里的土,制作出打上“马口”标签的精美陶器,是胡圣幼六十年以来的工作目标。

4T5B2342.jpg

  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多家庭所使用的瓶子、酒坛、泡菜坛都是马口陶。照片拍摄于武汉长庭陶瓷博物馆

  “马口陶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谈起马口陶,胡圣幼开始滔滔不绝。从明末清初开始,马口就成为了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民间陶器制造地之一。“如果你们家的泡菜坛子用了几年都没坏,那一定就是马口陶,因为其它地方产的泡菜坛,两个星期就会坏掉”。

  只要是关于马口陶的话题,胡圣幼的语气里都充满了自豪。1957年,在陶艺世家长大的胡圣幼,进入汉川马口国营陶瓷总厂,成为一名制作马口陶的学徒,从最基础的拉胚开始做起。那一年,他17岁。热爱美术的胡圣幼,业余时间爱拿笔作画。“看见什么我就画什么,伟人像、神话人物我都画”,说着,胡圣幼拿出他的画册,上面正是他用钢笔画的毛泽东、周恩来、斯大林等伟人。

4T5B2528.jpg

胡圣幼翻看他以前画的伟人像

  1962年,厂里送来了一个已经破损的大坛子,坛身上的画作,急需恢复。

  可是问题来了,坛身上画着的是“状元打马游街”,光是画中人物就有上百个。无论是厂里派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老师傅,还是分配过来的高材生,都没能将这幅画作恢复出来。

  这时,有人推荐了胡圣幼。“我看了看这个坛子,就拿笔开始画,半天时间就画完了”。从此,技惊四座的胡圣幼成为了厂里最年轻的雕刻师傅。正是因为之前拉胚、加工的经历,胡圣幼更是成为了难得的“全能型人才”,马口陶制作的每一道工序,他都能独立完成。

4T5B2549.jpg

“八仙图”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传说为基础创作,是马口陶标志性的图案之一。

  岁月轮转一甲子,胡圣幼见证了马口陶的兴衰。

  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口陶开启了出口之路。唐僧师徒、水浒一百零八将、八仙过海,胡圣幼都画过。家庭用的马口陶也很是火爆,有的时候,胡圣幼和他的同事日夜加班,制作出来的陶器要用卡车来拉。

4T5B2356.jpg

解放后,马口陶的瓶身会刻上宣传标语,以及工农兵等具有时代性的人物画作。

  马口陶的土来自于马口镇本地,耐腐蚀、防渗漏;釉则是来自于襄阳南漳的草木灰,天然、环保、无毒。“这些地方都是湖北最好的原材料生产地”,胡圣幼说。

  几十年光景,胡圣幼凭借着独一无二的画法和刀工,从一名学徒成长为了陶艺制作大师,但马口陶却逐渐走向了没落。

4T5B2640.jpg

马口窑悉数关闭,明清时期的遗址也已经被保护起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塑料制品逐渐兴起,便宜耐用的塑料品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儿。陶瓷厂关闭,老师傅们也逐渐离去。2000年,最后一个九孔窑关闭,流传了四百多年的马口窑彻底熄灭。时至今日,只剩下胡圣幼还在坚持制作马口陶,可是因为没有了窑厂,雕刻好的陶器竟然很难再找到地方烧制。

  2008年,马口窑古窑址被列入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马口陶器烧陶技艺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胡圣幼没有让这门传承了四百多年的手艺失传,他将马口陶的制作工艺传递给了儿子。

Still0317_00000.jpg

马口陶器博物馆意向图。

  令人欣慰的是,在汉川黄龙湖边,一座以马口窑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小镇已经开始兴建。建设者们希望复原马口窑旧址,同时建立起马口陶器博物馆、体验馆,让更多人了解、保护马口陶。

  “我一直期待着这一天”,胡圣幼希望,马口陶的薪火,能够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