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从事楚简书法创作、研究近20年的何慧敏,被称作“书法家里的学者”。5月10日,他编著的《楚简书法文字编》出版座谈会在汉召开,该书被认为填补了一项空白。
何慧敏学书法以篆隶入手,2001年,他在书店遇见《郭店楚墓竹简》,一时惊呆了,立即买回去朝夕揣摩、临习,后来又见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楚简书法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
作为湖北较早涉猎此领域的代表书家,如今,他对楚简文字的熟稔程度几乎不亚于专业研究人员。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没有形成规范,楚文字同样没有太多规律可言,通假字极多。何慧敏说,他的研究秘诀就是,“多看多写,读写结合,反复进行,死记硬背。”
考虑到楚简文字书法创作的人越来越多,但识读门槛高,使得动笔即出错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古文字学者编撰的楚简文字编,书法家借鉴起来很不方便,在省书画研究会主席杨斌庆鼓励下,何慧敏着手编撰《楚简书法文字编》。
古文字辨析、整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古文字学者来做也并非易事,编纂过程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为弄清楚一个字,何慧敏要翻阅大量资料,请教多位专家。其间,他多次因焦头烂额、身心疲惫想放弃此事,但最终咬牙坚持下来。7年来,何慧敏寒暑不辍,从包山简、郭店简、清华简等楚简上选出2万多个范字,借助电脑技术,提取字迹,保持字形原貌,每字附有原始出处和页码,便于查证。他反复审校,唯恐有疏漏,最终收录2218个文字,由朱才华整体设计编排,精心编纂成书。
这部专著被认为是首部具有“新华字典”功能的楚简书法工具书。中国书法院副院长李胜洪称,此书选字合理、通假严谨、编辑有序、科学,对于以楚系文字作为创作资源的书法家及爱好者非常适用,也是了解楚文字、楚文化的重要帮手。
(作者: 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