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首座通航机场有望下月开工 明年10月或将投用

发布时间:2016-08-08 07:37:22来源:SRC-13

 图为:在蔡甸区后官湖畔,一架红色的低空旅游贝尔直升机引人注目。(记者 倪娜 摄)

图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的汉南通用航空机场鸟瞰效果图。

湖北日报讯

阅读提示

本月,《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一周年。日前记者探访发现,一年来,武汉市抢抓机遇、拓路蓝天,通航产业发展迅速:

看通航机场,武汉先期规划的4座通航机场已相继启动筹建工作,其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机场进展最快,即将动建;

看航空产业,武汉已有航空类工业企业16家,航空运营服务企业3家,2015年航空工业总产出52.9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5.22亿元,实现利税1.46亿元;

看技术创新,易瓦特是全国第一家民用工业级无人机专利数量过100项企业;华伍航空研发的“华科一号”、“华科二号”推动我省高端无人机产业“破冰”;航达科技是我国规模最大、能力范围最广的飞机附件维修企业之一,为国产C919大飞机自主研发了上百件零部件……

看园区建设,蔡甸区将在后官湖畔打造航空小镇,成为全国首个以直升机概念为主题的示范型航空小镇;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即将动工,已与中航工业通飞公司、中船重工701所、湖北蔚蓝航校等知名企业签约入驻,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放眼全国,可以发现,武汉通航产业发展其实已慢人一步,在中部省份河南和湖南,“郑州造”、“株洲造”小飞机均已下线,更不用说原本航空工业实力就相对发达的成都、南昌、西安、上海等地。

不过,武汉通航业人士认为,通航产业的万亿市场要真正爆发还需5到10年,目前,全国通航制造供过于求,大部分通航企业持续亏损,“武汉起步慢,反而能站得高、看得远,避开陷阱与误区。关键是未来10年要合理规划、积极发展,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人才积累。后发先至,并非不可能。”

我省首个航空航天学院下月招生

“武汉发展通航产业,一定要将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昨日,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创办人李仁府教授说。

李教授是国际知名航空航天技术专家,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旅居美国10余年后返回武汉任教。

今年他以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参与创办武汉华伍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系列产品,开创了我省高端无人机产业先河。

同时,他全力帮助华中科技大学创立航空航天研究中心、航空航天系。2015年,华中科大航空航天学院正式成立,9月,将从华中科大入学新生中选拨全日制本科生30名,就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方向)。专业课程将参照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航空航天院校,提供国际化教育。

产业现状

首座通航机场有望下月开工

“机场、空域、市场”,被誉为通航产业发展的“三要素”。

这其中,通航机场是支撑通航工业、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设施。截至2015年底,全国通航机场超过300座,我省有4座,武汉市为零。

武汉市经信委人士介绍,通用机场建设投资规模并不大,建设周期并不长,但对所在地区的空域环境要求较高,前期准备和审批工作难度大,历时往往长达三四年。

目前,武汉市先期规划建设的4座通航机场中,武汉经开区汉南机场即将开工,蔡甸区正在进行审批要件准备,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正在进行前期论证。

首座通航机场下月开工

上周记者造访汉南区,在该区兴城大道尽头,一望无际的平整土地已被圈起,挂上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航及卫星产业园”的招牌。

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家茂介绍,汉南通用航空机场总投资5.5亿元,占地61.3万平方米。一期占地34.7万平方米,按民用1B级机场标准规划,建一条长800米、宽30米的跑道,停机坪和机库可容纳400至500架飞机,还将建设航站航管楼、气象观测场等,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目前,汉南机场已获得军方、民航及地方项目审批,设计、征地、场平、试桩等工作均已完成,预计最迟将于下月中旬开工。与机场配套的机场环线道路、市政道路、“两河两带改造”幸福示范段、通航卫星孵化器等项目也将同步启动。

按照计划,通航机场将于明年3月基本建成,经过半年校飞、验收等工作后,明年10月投用。

沌口造从“地上跑”转向“天上飞”

以汉南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为基础,武汉开发区还在其周边规划建设23.6平方公里的通航航空及卫星产业园。

除布局通航、卫星两大产业外,武汉开发区新能源汽车、智能应急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也将落户于此,肩负着“沌口制造”转型升级的重任。

王家茂介绍,“十三五”期间园区将重点引进飞机、卫星设备总装及零部件制造、飞行培训、营运维修、展示交易等八大类通航卫星产业。未来8至10年,园区将吸引飞行器和零部件制造企业8家、航空运营服务企业30家,航空培训和文化休闲类企业10家,运营飞机达到200架次。

到2025年,该园区将建成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常态化会址、中国航空运动产业及中国“星谷”、长江经济带通航产业新典范、区域通航枢纽和武汉公务机基地,通航、卫星、新能源汽车、智能应急装备等四大支柱产业将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

目前已有百亿项目签约入驻

3日,武汉经开区十大项目集中签约,其中,落户于通航产业园的中航项目引人注目。

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将投资110亿元在此建设通用航空聚集示范区,规划用地3100亩(不含机场),开发周期5至10年,投资内容包括通航运营与服务、航空文化与旅游、航空商业与休闲三大板块。该项目首期投资18亿元,用地约500亩,年内动建。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年税收约20亿元,带动就业1.5万个。

王家茂介绍,目前园区还与中航工业幸福控股、中船重工701所、蔚蓝股份、太航星河公司、珠海易航公司、上海金汇通航公司等签订了投资协议,涉及通用飞机制造及总装、展示、航空人才培训、空中医疗急救、通航运营、直升机研发组装制造等内容。

蔡甸低空旅游“破冰”

昨日,蔡甸区后官湖绿道上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大家经过“高山流水”驿站时,都会被路边一架红色贝尔直升机所吸引。

该飞机的所有者——蔡甸祥云通用航空有公司新闻发言人田金桥称,将在国庆节正式开通200米低空旅游。目前已规划了3条旅游线路:一是由蔡甸区后官湖和沉湖两个湿地公园;二是围绕着汉江、长江流域的两江游;三是九真山、宋阳山的观山游,“未来还将拓展武汉市内低空游,去到东湖、黄鹤楼等地。”

蔡甸区通航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向彬说,早在2012年该区就将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确立为区级战略,今年以来持续加速。

目前,蔡甸南屏通用机场已获得军方建设批复。以该机场为核心,蔡甸区将打造一座规划占地总面积16125亩的通航产业园,建设通航机场区、飞行培训区、会展销售区、研发制造区、总部基地区和通航地产区等六大板块。今年,蔡甸通用航空产业园已被列入省重点项目。

向彬表示,在该机场建成前,蔡甸区将结合自身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低空旅游为切入点,率先发展航空服务业,计划形成“一园多点”分布格局,分别在该区后官湖、西湖、桃花源、九真山、嵩阳寺、消泗等地开展低空旅游项目。

未来3年内,祥云航空还将投资15亿元在后官湖畔打造示范型航空小镇。

田金桥说,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借发展通用航空名义打造的房地产项目,而是通过航空相关服务业的布局,满足人们对使用小型飞机、直升机进行航空观光旅游、社区间通勤飞行、个人娱乐、培训飞行等的现代航空需求与社会航空消费。

发展路径

发展航空服务 撬动未来市场

通航企业普遍亏损

在中部,武汉通航产业发展并不算早,河南郑州、湖南株洲早已利用自身优势,初步形成通航产业链。

在郑州上街通航试验区,已有40家通航企业入驻,机队规模达60架,总投资达71.2亿元。首架“郑州造”通用飞机已于2014年底成功下线试飞,上街机场已完成一期工程改造,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通用机场之一。

在株洲航空城,入驻航空类企业23家,已初步形成集发动机研制、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衍生于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2015年总产值达100亿元。其中,由湖南本地企业山河科技自主研发的阿若拉、飞虎无人机、罗特威直升机3款整机已下线。

但在多位武汉通航界人士看来,武汉起步晚诚然可惜,但也避开了国内众多城市发展通航产业的“通病”——即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飞机制造上,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企业长期亏损。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家民航局曾统计,2014年,我国有180余家企业从事通航运营服务,其中仅48%的企业盈利,且盈利额都较低。通航制造企业更是“日子难过”,2014年底,国内通用航空企业适航在册航空品总数为1798架,到2015年底为1904架,仅增长了106架。

一位业内人士说,国内通航制造企业多是订单式生产,有单子才开工,国内一家央企收购了国外知名直升机品牌,至今累计销量不足200架。

万亿市场尚未爆发

为何企业赚不到钱?

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负责人李仁府教授分析原因有三:

其一,尽管从2010年起国家就一再表示将推进低空空域改革,但至今仍未真正放开;

其二,即便政策放开,国家还需要布局全空域的导航监控系统,才能确保空域安全,“这相当于要在空中建一张遍布全国的‘高速路网’,绝非一朝一昔可以完成”;

其三,航空观念或文化需要长时间的培育。

王家茂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在发展规划上并没有急于上马航空制造业,未来5年的目标仅是吸引3家制造企业入驻,“并不是不重视通航制造,而是时机尚不成熟。”

先做服务撬动市场

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提出,要以航空体育运动休闲产业为切入点,率先发展航空服务业,以撬动未来市场。

明年10月,首届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将在该园区举行。届时,将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450架飞行器及1000多名运动员参会,300多家航材及装备生产商参展,武汉市民可在家门口观看国际性的飞行表演。

王家茂说,这场大会类似于美国EAA大会,是航空爱好者的嘉年华,可以让更多人接受航空、喜爱航空,培养航空娱乐消费习惯,“汉南机场也将成为世界飞行者大会的常态化会址。”

此外,该园区还在在产业链上布局通航维修、保养、航油、旅游、租赁、培训、金融保障等诸多服务业态,并激活航空会展、航空运动、航空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

一位入驻园区的企业家表示,从目前市场情况看,200万元就能买到一架普通的通航飞机,而培训一个飞行员费用就得60万元,“通航外延市场要远远大于制造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