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新时代激发工程领域新思路 工程医院全国首个分院落户武汉

发布时间:2018-01-15 11:32:52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王复明介绍工程医院

 

人突遇疾病,可拨打全国统一的急救电话“120”。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铁、堤防、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生病”了怎么办?

13日上午,由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简称“武汉航发集团”)、郑州大学合办的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正式成立。它是工程医院全国首个分院,将立足武汉,辐射华中,专为基础设施“体检看病”,填补华中地区在系统性保障基础设施工程运行安全领域的空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王景全、杜彦良、钮新强、王复明、卢春房、谢先启,以及来自全国水利、交通、市政等工程领域权威专家,共同见证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成立。

工程医院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必将进一步提升武汉、湖北乃至全国基础工程设施检测修复与应急抢险技术研发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新动力。武汉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为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撰文:沈培荣 张玲 苗强

摄影:陈昌红

工程医院成专为基础设施

“看病”的共享平台

工程医院设综合、专业和特色科室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安全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工程医院概念提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王复明,13日上午专程来汉出席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成立大会,他上台作推介时打了个比方:随着年岁增长,人会生病,生病了要及时治疗,不然小病拖成大病。同样的道理,基础工程设施也要经常体检、维修,“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工程仍然带病运行,存在一定隐患。”

王复明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水利、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推广应用于土质堤坝、隧道渗漏防治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下工程。经过30多年持续研究,他深刻认识到,基础设施工程涉及多个行业,病害险情种类繁多、成因复杂、诊治困难,必须打破行业界限,搭建开放共享平台,汇聚人才技术及信息资源,整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组建成立类似于综合型“医院”那样的平台,集“体检、诊断、修复、抢险”等综合服务于一体,快速排除险情和隐患。

长期以来,国内外尚未有针对这些基础设施工程的综合型“医院”!

在王复明大力倡导下,2017年11月5日,工程医院总院在河南郑州成立,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工程医院,填补了全球在保障基础设施工程运行安全领域的空白。

不到一个月,2017年12月3日,工程医院南方总部在广东惠州揭牌。

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则是在郑州、惠州之外,全国范围新成立的第一家分院。

王复明介绍,与给人看病的医院一样,工程医院也设有综合科室、专业科室和特色科室,实行总院和分院联网运行、协同合作。分院负责本地区工程检测,通过互联网将结果提交给总院。总院汇聚国内外一流专家、一流技术和典型工程案例,通过远程会诊,制订修复加固方案,再由分院实施处治,从而实现“体检在现场,诊断在云端,专家在全球,服务在身边”。同时,工程医院还能通过举办名医名家讲坛、网上课堂,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基础设施工程病害诊治及应急抢险的效率和水平。

首创团队曾在武汉实施多个项目

工程医院全国首个分院为何落地大武汉,进而落户武汉航发集团?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航发集团董事长谢先启认为,作为一名来自企业,来自基层的院士,更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落户武汉航发集团的这一新平台、新模式,正是在他的推荐下得以顺利引进。

武汉航发集团是武汉临空经济区基础建设、临空实体产业投资为一体的大型临空业发展集团,年投资额、施工产值均超百亿元。旗下全资子公司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承担着诸多城建重点项目的施工及后期运营维护任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基础设施病害是保证基础设施高效、安全运营的关键。

早在2016年6月,武汉航发集团与郑州大学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结合武汉及周边地区基础工程建设与运营实际需求,在工程安全领域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

工程医院成立之前,基于合作共识,武汉航发集团积极采用王复明团队所汇聚的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在集团建设、运营的重点工程项目中试点应用,对“互联网+工程医院”这一新型技术平台在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推广进行探索。

武汉机场路是武汉市第一条专用机场通道,于1994年建成通车。为全面深入了解该通道开通营运20余年后道路承载能力、路基路面密实程度以及路面下脱空病害等情况,2017年2月至3月,郑州大学王复明院士团队采用探地雷达和落锤式弯沉仪等综合手段,在非开挖条件下,对道路整体状况进行全面、专业检测。验收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资料翔实,检测结论可靠,可作为道路升级维修改造项目建议书的参考依据。

2017年5月,建设中的武汉江北快速路引进王复明院士团队新型堤防防渗技术。江北快速路是一个路堤结合式公路,部分路基即是长江大堤,堤面就是快速路路面。在江水长期冲刷和车辆长年碾压下,如何保证大堤结构完整且不渗水,成为了建设江北快速路的技术难题。

王复明院士团队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向大坝内填充一种特殊的高聚物注浆材料,这种材料相比传统的混凝土挡水墙更“柔”,不仅能跟随周边地层的变化而协调变形,有效保护大堤安全,形成更好的挡水效果,而且更环保,造价也更低。这一技术被称为土质堤坝防渗技术。

此项技术之前用于黄河堤防,效果良好。经过专家论证,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钮新强为代表的十多位专家表示,土质堤坝防渗技术是具有我国特色的自有创新成果,具有对堤坝扰动小、施工快捷、造价低、耐久性好、变形协调性能好等特点,符合土质堤坝防渗的需求。目前,该技术正成功应用于江北快速路二七桥段。

正在推进的黄孝河综合管廊,将重点围绕刚柔复合可回收基坑支护等技术,共同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运行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之前的多个项目合作,双方进一步接洽,决定在武汉成立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

当前,武汉仍处在大建设时期。以轨道交通、快速路网、跨江跨河跨湖大桥等为支撑的基础设施,成为重要着力点,一大批重大城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航发集团董事长谢先启认为,大武汉正处于城建高峰期,设立工程医院市场广阔、大有可为。

将完善组织架构实体化运作

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成立后,如何运作?

武汉航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工程医院郑州总院组建思路,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拟设院长1名,执行院长1名,副院长2-3名,科室主任若干名。实行院长——执行院长(副院长)——科室主任——工程医生四级管理构架。由院长、执行院长、副院长、科室主任组成管理委员会,下设综合办公室、财务管理部、市场营销部等。另设专家委员会,成员由各行业领域院士、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行业领域技术带头人等顶尖人才组成,负责审定工程医院发展规划,制定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准入及退出条件,为重大工程、特殊工程及疑难急险工程问题提供咨询等。

下一步,将按照工程医院的功能设计和建设目标,逐步建立完善华中分院(武汉)组织架构;充实“医生”“护士”和管理团队等人员体系,做好技术推广、市场开拓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实体化运作,做大做强。

未来,将充分发挥武汉市科研院所、高校和设计院的雄厚技术力量,共建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基于华中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如高速铁路、公路、隧道、桥梁、轨道交通等工程,开展工程诊断与修复,打造具有特色的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

专家报告会精彩纷呈

工程医院华中分院(武汉)成立大会上,多位院士专家针对基础工程设施灾害病害防治作专题报告,从不同领域介绍工程安全运行面临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以《中国高速铁路安全性、舒适性的研究与实践》为题,他说,中国高铁是国家的靓丽名片,是“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抢手货,将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是国内外旅客、管理技术人员最关注的两个方面。对安全评判的影响因素涉及轨道、车辆等多个专业。现场实测数据和工程管理实践表明,我国高速铁路的安全性、舒适性评判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能够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舒适运营。实行标准化管理、动态验收和运营维护管理,能够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的实现和保持。

中国大坝协会秘书长贾金生以《关于大坝安全的思考与新坝型研究进展》为题,他认为,我国在大坝的高度、数量、规模等方面是世界之最,不少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需要高度重视大坝安全问题。特别是高坝,安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如何按全寿命过程用观测、数值及物理模型相互对证及相对安全度的概念评估安全并发现未知影响因素,仍是发展中的重要课题。统计显示,我国土石坝占93%,发生溃坝九成以上是土石坝,研究新坝型、新材料对我国及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要。在国外硬填料坝和CSG坝等坝型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于2004年提出胶凝砂砾石坝概念,已获国际认可,由我国倡导并推动国际大坝委员会成立胶结颗粒料坝专业委员会。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洪开荣以《地铁区间重叠交叉隧道修建技术》为题,他举例天津地铁5、6号线工程,介绍富水软弱地层中盾构区间重叠隧道施工关键技术。他认为,在粉土、粉质粘土相近地层中:重叠、交叉段隧道群施工,“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都是可行的,对地层的沉降和管片受力影响不大;重叠隧道施工,采用“先下后上”方式时,对下部隧道进行内部支撑加固的必要性不大;地铁区间隧道采用上下重叠或交叉方式是可行的,也是解决特殊环境下地铁建设的有效途径。

同济大学教授孙立军以《道路、机场铺面的全息化评价与全寿命决策》为题,他强调,有效的数据、准确的评价和合理的决策是关键,是确保科学的过程带来科学结果的关键;深度的分析是信息化管理的另一个挑战,也对专业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需求的明确性,是系统成功应用的重要前提之一。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王恒栋以《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质量,确保使用安全》为题,他认为,各大城市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工程防水,及时维护、修复,才能提高使用寿命。2010年起,广州市开始开展排水设施监督检测项目,累计检测排水管网6251公里。2015年开展东濠涌流域排水管网专项检测,共检测排水管网100公里。最近两年,开展排水管网隐患排查工作,累计检测排水管网9493公里。

广州市水务局排水处副处长林伟国以《广州市排水管网检测及非开挖修复情况简介》为题,他认为,排水管道深埋地下,隐蔽性强,加上施工工艺复杂多样,常规巡检难以发现一般的管道缺陷。这样以来,大量管道损伤暂时掩盖起来,给安全运行和正常排放带来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