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俯瞰山南地区泽当镇全貌。
图为:由湖北援建的山南地区乃东县湖北大道。
远方的亲戚来了,穷根子被拔掉了
湖北的驻村干部有能耐
记者踏访西藏山南地区曲松县下洛村时,正值当地一年一度的望果节。藏民们用古老的仪式盛装欢庆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60岁的曲珍笑眯眯地看着族人们舞蹈。自从湖北援藏工作队来到下洛村,这个最贫穷老人家庭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曲珍和老伴身体不好,房子破旧不堪,一家人跟牲畜挤在同一屋檐下,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还因为孩子上学而欠下一大笔债务。6年前,当时担任曲松县委书记的湖北援藏干部柯东海来这里走访时,为她家的生活境遇感到焦急,当即决定住进来。“柯书记用自己的工资帮我们还清了5000元贷款,还帮孩子凑上了去内地读书的学费。我们家从大米、酥油、糌粑,到暖瓶、砖茶,都是柯书记和驻村干部们你一包我一担地送过来的。”曲珍抑制不住地激动。
曲珍告诉记者,当柯东海决定要在她家住下时,她家甚至连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还是驻村工作队到县上的超市买来的。如今,这床被子被老人放进了佛堂。
入住困难农牧民家庭,切身体会群众疾苦,面对面解决实际困难,是湖北援藏工作队的一种工作方式。“只要听说是湖北来的客人,我们就觉得是远方的亲戚过来了。”下洛村支部书记索朗次仁告诉记者,在这里待过的湖北驻村干部,下洛村没人不认识他们,特别是贫困户。
以前,整个村子一到雨季,路面就变得坑坑洼洼。而如今,一条宽阔平整的马路从县道接驳处直通山脚各村组,全村247户,每家都实现了通沼气、通电、通卫星信号;以前全村仅有一个饮水点,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走在村里的大道上,两旁的藏民居都被修葺一新,每栋民居都还有个小院子。“以前我们都是楼上住人,楼下住牛,湖北援藏工作队为我们每家提供了2万元的房屋补贴,连木料都是工作队提供的。大家都修缮了自己的新房,人畜混居的情况都消失了。”索朗次仁说。
去年,驻村工作队通过地区扶贫办获得了投资额达800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全村近2000亩的土地统一平整后,村里购置了2台收割机,下洛村从此告别了刀耕时代。
为帮助更多农牧民脱贫致富,在湖北援藏工作队的努力下,当地从民生资金里拨出50万元,让村委会和致富带头人带着大家种植经济作物,如今,一大片一大片的苜蓿草已成为这片高原上独特的风景。苜蓿草和青稞的收入比是3比1。一旁,正在投建的黄牛改良基地将承载起村民们新的希望。“帮扶只是手段,我们驻村的目的是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致富机会,让村民们自力更生,实现家庭经济自主,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柯东海对记者说。
下洛村驻村队队长王贞告诉记者,接下来村里还将继续扩大苜蓿草种植面积,引进技术人才,试种一些中草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