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虾稻共作,小龙虾火了,生态稻却鲜为人识 40亿斤“虾稻”被贱卖

发布时间:2018-02-08 07:08:36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琼瑶)“小龙虾净收入300万元,稻谷净收入40万元。”2月6日,盘点一年收成,潜江龙居湾“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国俊舒心地笑了。相比小龙虾带来的可观收入,“虾稻”在他眼里只是附属品。合作社去年种植虾稻1000亩,产出“虾稻”近100万斤,平均每斤虾稻才卖1.38元。

所谓“虾稻”,就是稻田养虾模式中,与小龙虾相伴而生的稻谷。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我省每年生产优质“虾稻”40多亿斤,但大多没能卖出好价钱。粗略统计,有一半被当作普通稻谷卖给粮库,一半被加工成“虾稻米”,但售价与普遍稻米相差无几,其市场价值和生态价值被明显低估。

“虾稻共作”模式源起潜江,风靡全国,“一田两收”的探索有效破解“种粮不增收”的难题。据测算,“虾稻共作”模式亩均收益3000元左右,是单一水稻种植效益的3至4倍。效益的提升,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2017年全省发展“虾稻共作”面积410多万亩,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一带。

近几年,小龙虾市场持续火爆,2017年全省小龙虾综合产值超过800亿元。然而,火爆的虾产业背后,“虾稻”市场显得有些冷清。在武汉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大型超市走访,虾稻米踪影难觅。记者2月6日晚登录淘宝网、京东商城等几家大型电商平台发现,产自我省荆门、荆州、仙桃、潜江等地的虾稻米,多达几十个品类,每斤售价普遍在3至4元之间;售价最高的10多元一斤,却鲜有人问津。点击“销量排序”,多数显示“0人付款”;销量最高的一款来自国营沙洋农场,也只有39人下单。“品质这么好的稻米,市场认知度不高,也卖不出好价钱,实在可惜!”省农科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程建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虾稻”绿色生态的特性,在业界是公认的。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提供充足饵料,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生物肥,优势互补的生物链可减少田间施肥、施药。“虾稻”可以说是一种近乎天然的水稻。

7年前,潜江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因看准了“虾稻”发展前景,毅然投身这个产业。他对记者表示:这些年做得比较艰难,希望政府在扶持“虾产业”的同时,更加重视“虾稻”产业发展,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虾稻”为何卖不出好价钱?如何把我省颇具特色的“虾稻”产业做强做大,培育成优势品牌?记者将深入采访报道。